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
兰香才馥径,柳暗欲翻沟。
夏木繁堪结,春蹊翠已稠。
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中的主要意象,然后结合全诗的主题进行分析。

“夜雨残芳尽”意思是:夏夜的细雨将残存的芳香全部冲去,只留下一片空寂。“芳”即花,暗指园中的花木,这里用花木喻人,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残”即凋零,暗指美好时光已经过去。“朝晖宿雾收”的意思是:清晨的阳光驱散了夜晚的雾气。“晖”即阳光,“露宿”即露宿在野外,这里用露宿喻指仕途艰辛。

“兰香才馥径”意思是:兰花的幽香才弥漫到小路上。“兰香”,即兰花香气,“馥”是香气浓郁的意思。这句写园中之景。

“柳暗欲翻沟”意思是:柳树郁郁葱葱,仿佛要翻过小河沟。“柳暗”,即柳树浓密的样子,“翻沟”,即沟壑纵横,暗喻人生坎坷。这句写园中之景。

“夏木繁堪结”意思是:夏季树木茂盛,足以让人倚靠。“夏木”,即夏季的树木。这句写园中之景。

“春蹊翠已稠”意思是:春天的小路上绿草如茵,已经长得十分茂密。“春蹊”即春天的小路,“翠”即草木苍翠,“稠”形容草木茂密。这句写园中之景。

“披襟楚风快”意思是:敞开衣襟享受着楚地的风情,感到十分畅快。“披襟”,即敞胸披衣,比喻尽情享受。“楚风”,即楚地的风俗,这里借指楚地的风情。这两句说园内景色宜人,令人赏心悦目,诗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伏槛更临流”意思是:俯身靠在栏杆边,更近水边欣赏风景。“伏槛”,即俯身靠在栏杆上。这句写园内之景。

【答案】

译文

夏夜的细雨冲去了残留的芬芳,清晨的阳光驱散了夜晚的雾气。兰花的幽香才弥漫到小路上,柳树郁郁葱葱,仿佛要翻过小河沟。夏季的树木茂盛,足以让人倚靠,春天的小路上绿草如茵,已经长得十分茂密。敞开衣襟享受着楚地的风情,感到十分畅快。俯身靠在栏杆边,更近水边欣赏风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夏初。当时杜甫因避乱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移居同谷县,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居住。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同谷县时园池风光的美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