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节奇霜涧柏,昭昭心莹玉壶冰。
正身尚可清风俗,当暑何须厌郁蒸。
麈柄屡挥容请益,龙门虽峻忝先登。
立朝行己师资久,宁止篇章此服膺。

【注释】

  1. 谢太傅:晋朝谢安,字安石。杜相公:杜预,字季良。
  2. 凛凛:严肃的样子。
  3. 节:指节气或节气变化时的景象。奇霜:即“初霜”,是一年中的第一场秋霜。
  4. 昭昭:明显、光明的样子。
  5. 正身:端正自身。
  6. 清风:这里指清明的节操。风俗:指社会风气。
  7. 郁蒸:湿热闷热。
  8. 麈柄:麈尾,一种长柄的麈(zhú)形扇子。
  9. 龙门: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水西岸。
  10. 师:以……为师。
  11. 行己:行为举止,品行修养。
  12. 师资:老师和朋友。
  13. 服膺:心悦诚服,真心接受。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诗人在赞美杜公仪的品德和文章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杜公仪的品格,又表达了对其才情的赞赏。
    首联“凛凛节奇霜涧柏”一句中,“凛凛”形容节气的变化,“节”指的是节气,即节气的变化。“奇霜”是指初霜,是一年中的第一场秋霜。这句诗通过描绘初霜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杜公仪人格高尚、品质纯正的赞美之情。
    颔联“昭昭心莹玉壶冰”一句中,“昭昭”是指光明、明亮的意思,“心”指的是内心、精神。“莹”表示晶莹剔透,“玉壶冰”则是比喻杜公仪的精神品质如同晶莹剔透的玉壶中的冰块一样清澈透明。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内心的感受,进一步赞美了杜公仪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颈联“正身尚可清风俗,当暑何须厌郁蒸”一句中,“正身”指的是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清风俗”则是形容清明的节操和社会风气,“厌郁蒸”则是指忍受炎热闷热。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看法,以及对杜公仪行为的肯定和推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尾联“立朝行己师生久,宁止篇章此服膺”一句中,“立朝”指的是在朝廷中任职,“行己”则是言行举止,“师资”则是老师和朋友,“服膺”则是心悦诚服,真心接受。这句诗通过回顾与杜公仪的交往历程,表达了诗人对杜公仪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杜公仪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