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注释】:

  1. 布衣驰誉:指苏主簿的名望很高,是平民百姓。
  2. 丹旐(zhào):红色的旗幡,表示丧事。
  3. 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因直言被贬。
  4.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作家,曾因文采出众被汉武帝赏识。
  5. 三年弟子行丧礼:三年,指丧礼三年。弟子,这里指学生或晚辈。
  6. 千两乡人会葬车:千两,指葬礼用车的数量,表示场面隆重。会葬,集合送葬。
  7. 我独空斋挂尘榻:我独自空着书房,挂着灰尘的床榻。
  8. 遗编:指古代书籍。子云,指扬雄,字子云,东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为一位名叫苏的主簿写的挽歌。诗中描绘了一幅幅悲戚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者无尽的哀思。
    首联:“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个布衣之士因为声名远播而进入京城,然而当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平凡的人。这里的“驰誉”指的是声名远播,“丹旐”则是指红色的旗帜,代表他的死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声名鹊起到默默无闻的过程,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颔联:“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老一辈的人谁能比得上贾谊,君王还不认识相如。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和其才华的认可和赞美。贾谊,即贾谊,汉文帝时期的大臣,以忠诚和才华著称;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辞赋家,以其文采斐然著称。诗人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这句诗的意思是:作为学生三年来行丧礼,乡亲们一起为他送葬。这里描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意。三年弟子行丧礼,意味着逝者曾是自己的学生,对他的离去感到悲痛;乡人会葬车,则表明了他的朋友和乡亲们都前来参加葬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厚情谊。
    尾联:“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一个人空着书房挂着尘榻,时常翻阅着《子云书》。这里的“遗编”指的是逝者留下的书卷,“子云”则是扬雄的别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者留下的文献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和其生平事迹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前好友和乡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死、友谊和才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