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
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
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楼头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

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

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译文:
在百尺楼上俯瞰群山,楚江以南的景色如同画卷般展开。云雾遮住了道路,天空仿佛垂下了帷幕,夕阳西下时,月亮爬上了弦上。桑叶已经落下,蒲城的人开始酿造成熟酒,春天的柳树也开始枯萎,秋天的田野充满了萧瑟之感。我的光芒如同保护神一般坚不可摧,不被任何怨恨所侵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的少年郎了,但心中依然充满激情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楼头为视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的“楼头”既是诗人观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其内心情感的寄托之所在。

首句“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以百尺楼头为起点,展现出一幅宏伟的自然画卷。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层层叠叠的山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楚江南望的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向往,隔着晴朗的天空,遥望着远方的美景。

接着“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云层密布,遮挡了天空,使得大地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象;傍晚时分,月亮爬上了天空,洒下了柔和的光辉。这些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成为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最后两句“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则是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桑叶落尽,意味着春天的结束;柳枝枯萎,预示着生命的衰老。然而,这些看似凄凉的景象却激发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热情与坚韧。诗人认为,自己的光芒如同守护神一般坚不可摧,不会被任何怨恨所侵扰。这种自信与坚定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首五律诗通过对楼头的描绘、自然景观的展现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的关键词“楼头”、“百尺”、“晴烟”、“云藏”、“白道”、“天垂幕”、“黄昏”、“月上弦”、“桑落”、“蒲城”、“柳衰”、“章陌”、“凋年”、“发光”、“葆宁”、“禁恨”、“飒然”等词汇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