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哀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哀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注释:
- 欲知归计久迁延:想要知道您的归途计划,但您却一直拖延未决。
- 受宠不思身报效:受到恩宠时却不考虑如何回报恩情,即不受利禄。
- 乞骸惟冀上哀怜:请求退职,希望皇上可怜。
- 相如旧苦中痟渴:司马相如以前遭受过贫困之苦。
- 陶令犹能一醉眠:陶渊明仍然能够喝醉酒睡大觉。
- 材薄力殚难勉强:才能和体力已尽,难以勉强支撑。
- 岂同高士爱林泉:怎能像古代的高士那样喜爱林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邵雍(号康节先生)写给他的友人资政院学士、谏议大夫邵公的。邵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想要离开官场,回到家乡的愿望,同时也对朋友的仕途表示了担忧。邵雍在诗中用了许多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相如旧苦中痟渴”是指汉朝司马相如曾经遭受过贫困之苦;“陶令犹能一醉眠”是指陶渊明醉酒后能安然入睡。邵雍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邵雍想要脱离官场,返回故土的志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