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
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
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
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东斋对雪有怀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

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

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

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注释:

  1. 东斋:指书房或书斋,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2. 坐客:在座的客人。
  3. 饮方豪:饮酒非常豪放。
  4. 谁报:谁告诉你。
  5. 风帘:风动的窗帘。
  6. 歌袅袅:歌声悠扬,仿佛在空中飘动。
  7. 萧萧: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8. 残腊: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即腊月的最后一个月圆之日。
  9. 探柳条:春天时去探索柳树的嫩芽。
  10.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这里代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书房中对雪景有所感而作。诗中通过描绘书房中的场景和与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东斋坐客饮方豪”,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书房中,饮酒非常豪放的情景。这里的“坐客”指的是书房中的其他宾客,他们可能在品酒赏雪,享受着文人墨客的雅趣。诗人以“坐客”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场景中,显得格外地孤寂和落寞。

接下来的两句“谁报风帘雪已飘?”和“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听到风声和窗外传来的声音,却无法分心去欣赏这些声音,因为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寂静无声。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冷清。

第三句“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则是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他已经感受到了腊月的寒冷,看到梅花开始凋谢,所以更加珍惜春天的到来。他计划在春天的时候去探索柳树的嫩芽,期待着新的生机。这里的“更约新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则是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他想象自己能够像仙人一样,独自在瀛洲岛上生活,享受着神仙般的清幽和美景。这里的“正寥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