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注释】原父:作者的朋友,名不详。扬州:今属江苏省,为当时州治所在地。六题:诗中以“六”字指代六个地方的风物。时会堂:指在扬州所建的一个聚会场所,用以宴客。二首:指和原父共作的两首诗。蒙顶树:四川雅安产茶的名树,因茶叶以蒙顶山出产而得名。惊雷未发:指春天尚未来临。建溪春:建溪即浙江天台山一带的河流,春季水暖而多雨,是产茶的好时节。中州:古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暖:温暖如春的气候,萌芽早。百物新:各种物品都新鲜、茁壮,皆指茶而言。
【赏析】《和原父扬州六题》是宋人赵蕃(1143-1229)的一组诗。赵蕃曾随其父入川,游历了四川的名山大川,对四川的山川景物有深厚的感情。这首诗是他在和友人原父一同游览扬州时所作,诗中有感于当地茶事之盛,故作此诗。首联两句写景:积雪覆盖着蒙顶山上的树木,春天到来之时,建溪两岸的春风尚未吹起。颔联两句写物候变迁,说春天来临之前,中州的大地已经温暖如春,茶芽已经早早地萌发出土,而且进入贡品行列,说明当地的茶事之盛。尾联两句写茶事之盛:因为中州气候温暖,茶树发芽早,所以当地的茶叶可以入贡,成为朝廷所重视的物品。全诗通过对扬州茶事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