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太学重修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诏重修太学诗 - 这首诗是以皇帝的命令为背景,强调了对太学的重建。”诏重修”表明皇帝下达了重建太学的命令。

  2. 汉诏崇儒术 - 这句话表示汉朝的皇帝尊崇儒学,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想。这里的”儒术”是指儒家的学说和学问。

  3. 虞庠讲帝猷 - 虞庠是古代的一个学校,这里指的是在虞庠进行讲授。”讲帝猷”意味着讲述帝王的谋略。

  4. 丛楹新宝构 - 这句话描述了太学校舍的建筑。”丛楹”是指众多的屋梁,”新宝构”表示新的建筑。

  5. 万杵逐欢讴 - 这句诗描绘了人们正在用锤子敲打屋檐,以此庆祝太学重建的欢快场景。”杵”是一种打击乐器,”欢讴”则意味着欢乐的歌声。

  6.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 这句话描绘了太学校舍的建筑之美。”烂云甍”形容建筑物的屋顶像云一样美丽,”璧水流”则形容建筑物的线条流畅如同流水。

  7.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 这句话赞扬了太学教育的重要性。”冠童仪”意味着以礼相待的学生,”盛鲁”是指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的繁荣,”蒿柱德同周”则表达了学生品德高尚,与古代的周朝相媲美。

  8.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 - 这句话描述了学生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跳舞,以此来表达对学习的热爱和尊重。”舞翟”是一种舞蹈,”文郁”形容舞蹈的舞蹈,”横经”则是指学习的内容,”盛礼修”则表示礼仪的完善。

  9.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 这句话表达了学生们希望在夏天的时候能够到学校听鼓声,享受音乐的快乐。”微生”是指年轻的学生,”昕鼓”是早晨的鼓声,”齿夏弦游”则是指欣赏夏天的景色和音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太学校舍的建筑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对学校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知识、文化和教育的尊重和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