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秋天写的。他当时在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的故居中,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初冬。

初冬归襄城弊居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注释: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黄昏时日落原野显得昏暗,天寒地冷街市也显得寂静。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牛羊离开了池塘,飞鸟栖息在空无一人的屋檐之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我站在高处手持藜杖,望着前方的群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垄上的麦苗随风摇曳着绿色,霜降时节乌鸦从村庄外归来。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稻田里的禾黍已经成熟,我举起酒杯略感宽慰。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我纵情歌唱到了傍晚,独自一人向着柴门走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初冬回到自己的旧居时的情景。他看着天色渐暗,田野里一片寂静,牛羊和鸟儿都离去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屋檐,他独自坐在高处,手拿藜杖,望向远方的群山,然后转向田间成熟的稻谷和村庄,他举杯痛饮,心情稍微宽慰。最后他在黄昏时分,孤独地向着自己的家走去。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孤独而又稍带宽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