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酒沽得钱糟弃物,大屋经年堆欲朽。
酒醅瀺灂如沸汤,东风来吹酒瓮香。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
官沽味醲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
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
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
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这首诗描绘了官府酿酒的场面,也揭示了官吏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食糟民:在农村地区,农民种糯米制作酒曲,官员则收取榷利(即通过税收的方式获得收益)。他们利用秋米(一种谷物)来酿酒,然后将酒出售并丢弃糟粕。这些糟粕堆积在大屋中,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后已经变得腐烂。

  2. 酒醅瀺灂如沸汤:这里的“酒醅”指的是未发酵的糯米,它们像沸腾的水一样翻滚着。

  3. 东风来吹酒瓮香:随着东风的到来,酒瓮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4. 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酒坛子和瓶子堆积如山,人们害怕没有足够的容器来品尝这么多酒。

  5. 官沽味醲村酒薄:官府酿造的酒味道浓郁,而农村地区的酒则味道较淡。

  6. 日饮官酒诚可乐:人们每天都在饮用官府酿制的酒,觉得非常开心。

  7. 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看不到那些在田间种植糯米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粮食来熬粥过冬或度过春天。

  8. 还来就官买糟食:有些人回来购买官府的酒糟作为食物。

  9. 官吏散糟以为德:官吏们将酒糟分配给民众,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一种恩惠。

  10. 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叹息那些官吏们,他们的职称是“长民”,但他们并不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

  11. 衣食不蚕耕:农民的衣食不来源于蚕丝和耕种。

  12. 所学义与仁:他们所学的知识和道德是仁义。

  13. 仁当养人义适宜:仁应当用来养育人民,而义应当恰当地运用。

  14. 言可闻达力可施:言语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力量可以付诸实践。

  15.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上级不能宽宏大量地分享国家的利益,下级又不能确保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16. 我饮酒,尔食糟:我喝着美酒,而你们却只能吃糟粕。

  17. 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即使你不指责我,我的责任感又怎么能够逃避呢?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官场腐败的现象。官员通过征收榷利(税)来获取财富,而这种财富却被用于非公共利益,导致农民生活困苦。诗中的主人公感叹官府官员对农民的冷漠,以及他们对道德责任的忽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