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暇蟆。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注释】

尝新茶:品尝新茶。京师:京城。尝:品饮。建安:郡名,今河南汲县,是三国时魏的属地。三千里:形容建安地域辽阔。京师:京城。三月:农历三月(阳历4月初)。人情好先务取胜:指人们喜欢在农事开始时取得好的收获。百物贵早相矜夸:各种物品都喜欢在农事开始时显示它们的价值。年穷腊尽春欲动:年关到了,腊月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了。蛰雷未起驱龙蛇:蛰伏的冬眠动物还未惊醒,龙蛇也未出来活动。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夜晚听到打鼓的声音,山谷里回荡着呼喊声,好像有千人在助战。万木寒痴睡不醒:万棵树都像被冻僵了一样,一动不动。惟有此树先萌芽:只有这棵树最先发芽生长。乃知此为最灵物:才知道这是最能体现生命力的东西。最灵物:最能代表生命力的事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应该得到天地间的精华。最灵物:最具生命力的事物。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一整天都在采摘茶叶,不过一捧而已。通犀:通体的翡翠玉石。銙:雕刻。小圆:小巧玲珑。窊:同“镂”。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真是可笑啊!谷雨时节还用枪和旗来采茶,还不如割麻的好。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中下旬。枪:竹制的兵器。旗:旗帜。刈麻:收割麻类作物。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建安太守急忙寄给我,用香草包裹,封口处歪斜。香蒻:用香草做成的袋子。封题斜:封口不严。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泉水甘甜,茶具洁净,天又晴朗,坐在这间房内挑选最好的客人也很高兴。新香嫩色如始造:新茶散发出香气,颜色如同初次制造出来的那样嫩绿。不似来远从天涯:它不像远方的茶叶那样遥远。停匙侧盏试水路:把茶匙放在杯边倾斜着试水。拭目向空看乳花:眼睛注视着杯子中的水面,看那像乳一样的泡沫。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暇蟆:可怜那些世俗之人拿着金子当银锭烧,火势太猛,就像烤熟了的青蛙。猛火:猛烈的火。炙背:烘烤背部。猛火炙背如暇蟆:火势太猛,就像烤熟的青蛙。由来真物有真赏:自古以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真正的欣赏。坐逢诗老频咨嗟:遇到诗家老者,频频发出赞叹。须臾共起索酒饮:不久大家一起起身去喝酒。何异奏雅终淫哇:这与《诗经》里的《大雅》篇有什么不同?淫哇:《诗经·大雅·荡》一篇,内容淫乱不堪,这里借指粗俗的歌谣。

【赏析】

《尝新茶呈圣俞》: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夏初,诗人任福建转运判官时,因写新茶以献知福州张君猷,并附诗以谢,故称《尝新茶呈圣俞》。

首句“建安三千里”,交代了作者赴福州的时间。建安县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一带,是当时福州的郡治所在地。诗人在此地“尝新茶”,自然要联想到故乡的风俗习惯。

第二句“京师三月尝新茶”,“京师”即指首都东京开封府。北宋时期,由于气候原因,开封府每年春季都要“尝新茶”。诗人在赴福州途中,看到家乡人竞相品尝新茶,便产生了思乡之情。“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这种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俗习惯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赴福州途中,看到家乡人竞相品尝新茶,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第三句“年穷腊尽春欲动”,承接前一句,诗人进一步描写了家乡人争先品尝新茶的情景。此时已到腊月将尽,春天已经来临,家乡的人们正争相品尝新茶,以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个好兆头。“蛰雷未起驱龙蛇”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大地复苏的景象。诗人看到家乡人争先品尝新茶的情景,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故乡度过的美好时光。

第四句“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进一步描绘了家乡人品尝新茶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诗人在赴福州途中,看到家乡人争先品尝新茶的情景,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故乡度过的美好时光。

第五句“万木寒痴睡不醒”,继续描写家乡人品尝新茶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赴福州途中,看到家乡人争先品尝新茶的情景,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故乡度过的美好时光。

第六句“惟有此树先萌芽”,转而写自己与家乡人的对比。诗人来到福州后,发现当地并没有自己熟悉的新茶品种,而这里的新茶虽然也很美味,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诗人在福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最终还是要离开这里回到故乡。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认为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好,但却不如家乡的新茶来得珍贵;这里的新茶虽美,但仍不及故乡的那一份纯真与纯净。

这首诗通过对建安太守送新茶的描写,赞美了故乡的美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