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
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
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
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
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
还家宁久留,方言事征轭。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离别时的景象,后四句写归途所见,并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落日古京门”:太阳落下的时候,古都城门外。
“车马动行色”:车上的车马开始移动了。
“多悲风”:河上有许多悲凉的风。
“山阳有归客”:山阳(今河南南阳)有一个归来的客人。
“朽箧蠹虫篆”:破烂的箱子里,蛀虫咬出了篆书的文字。
“遗文摹鸟迹”:留下的文书上,摹刻着鸟爪的足迹。
“言干有司知”:向有关部门报告。
“岂顾时人识”:难道还顾及世人的见识。
“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山坡上的冬天开始了,雪花密密地已经积累起来了。
“还家宁久留”,回家了怎么能长时间停留呢?
“方言事征轭”:和乡亲们谈论农事,用鞭子驱赶牲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的场合写的。从诗的内容看,他送的是刘秀才。诗中写到的“车马”、“车箱”、“行路”、“山阳”、“山陂”,都是与送别有关的景物、地点;“多悲风”、“有归客”、“言于”、“时人识”,都含有送别之意。特别是最后两句“还家宁久留”,更点明了送别的目的。
诗的开头两句“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是写送别时的情景。京城的城门,夕阳西下,车马行人都加快了速度。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很有特点。它写出了京城送别的特殊环境。
第三句“河上多悲风”,“河上”指黄河。古人认为黄河水气盛,所以称黄河为河上。“多悲风”是说黄河边有很多令人悲凉的气氛。这里既写景,也暗寓送别。因为黄河边上常常发生悲剧,送别时自然要想到这些。
下面两句“山阳有归客”。山阳是今河南省淮阳,也就是古陈国所在地。这句的意思是,山阳这个地方有位回家的客人。“归客”指刘秀才。
五、六句:“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意思是说,他的箱子里有些破旧的文书,上面还有被虫子咬出的篆书文字和鸟爪的足迹。这里既有对刘秀才生活情况的了解,又暗含对他前途的祝愿。
接下来两句:“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意思是说:我向有关部门报告了这件事,难道还会顾及到世间的人的见识吗?这是说,自己虽然不计较名利,但也不能不考虑世人的看法。
最后两句“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山陂”,即山边的低处。“霰”“雪”指降下的雪。意思是说:“现在山坡上的冬天已经开始了,山上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这两句写诗人送别时看到的景象。
最后两句:“还家宁久留”,回家了怎么能长时间停留呢?“方言事征轭”,“方言”,同“闲谈”,指与乡亲们交谈农事;“征轭”,用鞭子驱赶牲口。意思是说:回家去,怎么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家乡呢?
诗中的景物、事件,无不带有浓厚的送别色彩,而作者的感情却是十分真挚深厚的。这种情深谊长的送别之作,在当时是并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