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说登山病便苏,老身健得似於菟。
一丝白处潮来往,数点青边山有无。
厌胜诗穷多插菊,驱魔酒恶细看萸。
龙山落帽方真乐,孙盛汝非柏氏图。

【注释】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才说登山病便苏:刚说要登上山,身体就康复了。老身健得似於菟:我的身子强健得象菟丝草一样。一丝白处潮来往,数点青边山有无:在一丝丝的白发中,潮水来回流动;在几点青色的地方,山峰隐现出无。厌胜诗穷多插菊,驱魔酒恶细看萸:用诗词表达对菊花的喜爱,用驱邪避鬼的酒来喝。龙山落帽方真乐,孙盛汝非柏氏图:只有到东晋时期,人们才会把帽子落在龙山上才是真正快乐的事。孙盛汝非柏氏图:孙盛不是柏氏(即伯牙)那样的琴师。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因登高而感病,久卧不起,重阳时节又恰逢其时,于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病愈后的愉快心情和登高赏菊的情景。全诗以“登高”为线索,前两联先写因病而止的“未登”之愁,后两联则抒发了因“病愈”而“欲登”之欢。

首联两句,先写“登高”而“病愈”,再写“重阳”而“健如”。这两句是互文,意思是说,我因为要上山而感到身体不适,但一旦登高之后,病就好了。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诗人对登高的向往,又透露出他的健康情况。颔联两句,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颈联两句,写诗人因生病而未能及时登高赏菊,但后来终于病愈,得以登高赏菊,饮酒驱邪。尾联两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喜悦之情。诗人在重阳节那天,登上龙山观赏风景,欣赏美丽的菊花,喝着驱邪的酒,心情非常愉快。尾联两句是承前启后,由“未登”到“欲登”,最后又归结到“欲登”的结果。

这首诗写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刻意追求形式美,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和对登高赏菊、饮酒驱邪等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