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兄弟近长安,弊却儒冠竟不弹。
自茹芝来轻汉召,肯将瓜去博唐官。
贫多乐事清无尽,手写新诗墨未干。
史笔须评隐君传,姓名应作古人看。
这首诗是作者在见到宗人薛瓜庐的诗歌后有感而作。薛瓜庐是作者的同宗族人,他与作者有着相同的家族背景和经历,所以作者对这首诗产生了共鸣。
诗的第一句“薛瓜庐吾宗人也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其诗斯可矣太息而题于卷杪”表达了作者对于见到薛瓜庐本人的渴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作者无法见到薛瓜庐本人,但是他能够从薛瓜庐的诗歌中感受到他的才情和情感。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薛瓜庐”、“吾宗人”、“不见”等都暗示了这个家族关系和作者对宗人的感情。
第二句“结庐兄弟近长安,弊却儒冠竟不弹”描绘了薛瓜庐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靠近长安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结庐”、“兄弟”、“长安”都反映了薛瓜庐的生活环境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句“自茹芝来轻汉召,肯将瓜去博唐官”表达了薛瓜庐对朝廷的不屑一顾。他用“自茹芝来”暗指自己受到朝廷的召唤,但他认为这种邀请是不尊重他的生活方式的。而“肯将瓜去博唐官”则表达了他宁愿放弃官职,也不愿意为了名利而屈身于朝廷。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自茹芝来”、“肯将瓜去”都体现了薛瓜庐对朝廷的态度和选择。
第四句“贫多乐事清无尽,手写新诗墨未干”描述了薛瓜庐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贫困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新诗,虽然还未干透,但他已经感到非常高兴。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贫多”、“乐事清无尽”都表达了薛瓜庐对生活的乐观和满足。
第五句“史笔须评隐君传,姓名应作古人看”则是对薛瓜庐的评价和他的名字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历史应该记载这位隐居的贤士,而且他的名声也应该被后人传颂。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史笔”、“姓名”都强调了历史评价和名声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描述薛瓜庐的诗歌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对朝廷的态度以及他的名字的意义。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宗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