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长江派,因何亦好吟。
从知世味淡,自觉野情深。
科举无名字,案头唯古今。
新铭为读尽,可惜老山林。
贾鹿岩
贾鹿岩,即贾岛(779-843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阆仙,范阳(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原籍范阳,迁居于鹿邑。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重回尘世,遂号“贾岛”。其诗多写荒凉冷漠之景和幽凄孤寂之情。此诗是贾岛游历鹿邑时的所作。
译文:
不是长江派的诗人,为何我也喜欢吟诗?
知道世上滋味淡,但自觉内心情感深。
科举考试没有名次,桌上只有古今书籍。
新刻的石碑让我读尽,可惜我已是老山林。
注释:
- 长江派:唐代诗人元稹的诗歌风格,特点是豪放不羁,喜欢用典,语言华丽。
-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诗著称,擅长写景和抒情。
- 从知:知道、明白。
- 世味淡:世间的味道淡薄。
- 自觉:自己感到。
- 野情深:指隐居生活的心情深沉。
- 科举: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 案头:书桌前。
- 新铭:新刻的碑文、铭文。
- 可惜:遗憾。
- 老山林:指隐居山林的人或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览鹿邑时所做,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感悟。第一句问句起势不凡,既表明了作者与一般文人不同,又引出了下文对个人喜好的抒发。第二句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体验,即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感觉世态炎凉,内心的感受更加深刻。第三四句转向科举考试,说明自己在科举中并不突出,但却有更深层次的追求——那就是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读书环境,以及对于文字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遗憾,感慨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隐居时机,只能留在世俗中度过一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贾岛独特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