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来日已无几,还似参禅未透时。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
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
合眼便为泉下鬼,此身康济莫宜迟。

【注释】

1.范湾:山名。

2.亡弟草塘君:作者的弟弟,名叫草塘的。

3.外家墓茔:指作者的祖坟。

4.跂望:盼望。

5.参禅:佛家修行的方法之一,即静坐参悟、领悟佛教真谛。

6.吟骨:指诗人的骨头。

7.黄菁:一种野菜,可以食用。

8.泉下鬼:指死后化为鬼魂。

9.康济:安享幸福。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写自己对亡弟草塘君的怀念之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亡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和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

前两句以“分明来日已无几”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亡弟草塘君生前的怀念。这一句运用了“来日无多”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亡弟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悲伤。

接下来“还似参禅未透时”,诗人通过对比“参禅未透”的状态与“来日无多”的生命,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短暂。这句诗中的“参禅”一词,既体现了诗人对佛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诗人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亡弟草塘君的深切怀念。这里,“吟骨”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即使身体瘦弱如骨,但内心依旧坚定而清明。然而,无论诗人如何努力,终究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诗人还通过“黄菁多啖亦充饥”这一细节,暗示了自己虽然生活困苦,但仍然坚持着对亡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题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亡弟墓前所作的诗歌,用以表达对亡弟的怀念之情。而“山精”和“古墓夷”则分别代表了自然与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接受。

最后两句“合眼便为泉下鬼,此身康济莫宜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死的看法。这里,“合眼便为泉下鬼”意味着诗人一旦闭上眼睛,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成为亡弟草塘君的灵魂。而“此身康济莫宜迟”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认为既然无法改变生死的命运,就应该珍惜眼前,努力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幸福。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亡弟草塘君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弟草塘君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死无常、人生短促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亡弟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诗人还通过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