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断失滩声。
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第一句: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 关键词:老子、不(非)为名
  • 解释: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名利淡泊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和名声。
  1. 第二句: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 关键词:草色、春近、窗外
  • 解释: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丽,春天的气息已经临近,而窗外的梅花在夜晚依旧明亮。
  1. 第三句: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断失滩声。
  • 关键词:纸帐、梦回、月影、石溪、流断、滩声
  • 解释:反映了诗人在梦中的情景,他梦见月亮的光影移动,以及听到石溪流水断裂的声音。
  1. 第四句: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 关键词:吟边、红尘事、茅茨
  • 解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即使是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保持心灵的清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从“不为名”到“只住茅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诗中的自然景色描绘生动,如“窗外梅花终夜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诗人所追求的平和与宁静。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高洁人格和生活态度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