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过从乏贵游,更来湖上棹扁舟。
除将儿女年年拜,邻舍相逢坐即休。
守岁五首
平日过从乏贵游,更来湖上棹扁舟。
除将儿女年年拜,邻舍相逢坐即休。
注释与赏析:
- 平日里的交往缺少高贵游历的朋友,如今来到湖上划着小船。
- 除了给儿女们拜年外,还和邻里相遇时可以坐下闲聊。
-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在湖上度过的。他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然和超然。
平日过从乏贵游,更来湖上棹扁舟。
除将儿女年年拜,邻舍相逢坐即休。
守岁五首
平日过从乏贵游,更来湖上棹扁舟。
除将儿女年年拜,邻舍相逢坐即休。
注释与赏析:
【注释】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家。抱此:抱着这些。离恨情:离别的思念之情。 春蚕作丝难,比喻女子为男子所思念。缠绵:指情思绵绵不断。过一生:指一辈子。 【赏析】 这是一首弃妇怨夫诗。全诗三首,以第三首最为著名。前两句写诗人自丈夫出走后日夜思念他,但见不到他的踪影。“自君之出矣,抱此离恨情。”“自君之出矣”,是说自从你出门走了以后,我天天都抱着对你的思念,这种思念像春天的蚕一样,结出长长的丝
独宿山中 其二 诛茅无地结庵迟,借得人家近翠微。 何事树禽惊不起,也应知我久忘机。 翻译: 我选择在山林中独自居住,没有地方搭建茅屋,只好暂时住在靠近翠微峰的人家。为什么树上的鸟儿会被我的睡姿惊醒,可能是因为它们已经习惯我的沉默和寂静吧。这里的宁静使我忘记了世俗的纷扰,也让我与大自然更加亲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独居山林中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注释】 惠山云:指宋人米芾的《山中见竹石》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在长安月”,其中“竹石”即指此画。 跬(kuǐ)步:半步。 园林:指花园。 渭川:渭河两岸。 “冰绡”句:形容画纸如冰丝一般透明。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竹子图画。诗人以竹为题,表达了对画中竹子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好遐想。 首句“山云惠二物”中的“山云”指的是这幅画,而“二物”则是指画作中的竹子
【注释】 山云:即山中云雾,指隐居山林。惠二物:指梅、雪两种清高之物。惠,通“惠”,恩惠、赐予。梅枝:梅花的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的诗,写诗人对朋友隐居在山林中的赞赏与劝勉。全诗用拟人手法,以梅自喻,表达了对隐士的崇敬和赞美。 首联“山云惠二物”,是说山中云雾(山云)恩赐了两种东西——梅树和雪花,这两句诗既点出了题面中的“梅枝”,又暗示出友人的隐居之处。 颔联“赠我江南一朵春”是说
【注释】 清醒:形容人头脑清醒。 独怀忠愤赴湘中,举国昏昏志不同:独自怀抱着对国家的忠诚和愤怒奔赴湘西,但整个国家却都昏昏然没有共同的目标或志向。 渔父笑君君亦笑,烟波相望各西东:像渔父一样笑自己的君主,君主也笑着回应。在江上烟雾蒙蒙的波光里彼此望着对方各自东西。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春天离开长安后所作。诗人怀着满腔忧愤,踏上了西去的征途,一路上
山中梅花其一 诗人魂系梅花枝头,独立寒霜之中不比垂杨管别离。野鹤声声渐远去,定是飞报月明知。此诗以梅为媒,借物言志,抒发对高洁品格与不屈精神的向往。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在这首诗中,陆游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注释: - 闻道梅花坼晓风: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著晨风绽开。坼
【注释】: 君:指丈夫或情人。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很慢。度寒燠(ào):度过冬天和夏天。比喻夫妻分别时,时光过得太慢了。比喻夫妇分离的苦闷心情。长在腹:藏在心里。书辞:书信。双鲤鱼:古代传说鲤鱼有雌雄之分,雄的叫“鲤”,雌的叫“鲂”。比喻男女情爱。 赏析:《自君之出矣三首》是一首闺怨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对外出的丈夫久候不归而产生相思之情的情景,表现女子内心的悲苦与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无华
【注释】 山中梅花其二:山中梅花盛开,诗人却未写出诗句,只有青山相对而立,似乎在为诗人皱眉。 青山相对动愁眉:青山相对着的山峦仿佛也皱起了眉头,表示对这山中梅花盛开而诗人尚未作诗的遗憾和不满。 山翁只在山中住:山中老人只住在山里,他对于外界的世事并不关心。 花落花开总不知:花儿落了、开开了,他都毫不知情,只知道自己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过着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
注释: 忆嵇师:怀念嵇康老师。奥观梅:在奥观(地名,今安徽含山县)观赏梅花。贵行弟:指嵇康的弟弟嵇喜(字伯仁)。殁后:去世之后。思: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和嵇康、嵇喜兄弟一起赏梅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不到嵇师今几春”,意思是说到现在已经是几年过去了,还没有到嵇康老师那里去看望他。这里的“不到”既表达了对嵇康老师的思念,也暗示了作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去拜访他
注释:山涧的水声和松林的风声此起彼伏,白云在房顶上飞翔盘旋。山中昨夜孤独的吟诗人,只把失眠作为创作的素材。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作品,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感。首句“涧水松风声不断”,以涧水、松风为意象,描绘出山中幽静的环境;次句“白云飞上屋头栖”,则以白云为意象,展现出山中的空灵之美。两句之间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守岁五首 新岁才余七日粮,灯前犹自笑人忙。 茅檐霜下寒衣薄,爇尽蒹葭夜更长。 注释 - 新岁:新年,旧的一年结束,新的开始。 - 七粮:古代对粮食的一种计量方式,七天的粮食。 - 灯前:夜晚,灯火旁边。 - 笑人忙:嘲笑人们的忙碌和匆忙。 - 茅檐:简陋的屋檐。 - 霜下:霜降时,天气变冷。 - 寒衣薄:穿的衣物不够保暖。 - 爇(ruò)尽:燃烧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守岁的场景
守岁五首 鹤雏添岁顶微红,想见瀛洲路亦通。 昨夜柴门长半掩,三更敲尽叫归笼。 注释与赏析: - 鹤雏添岁顶微红:描述一只鹤雏在增添一岁后头上的羽毛略微呈现出红色,象征着生命的成长和变化。这里的“添岁”可能指的是年龄的增长或时间的积累,而“微红”强调了自然生长的痕迹。 - 想见瀛洲路亦通:想象中,从这个场景可以想到通往瀛洲(传说中的仙岛)的路也是相通的,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或神秘之地的向往和好奇。
注释: 明日焚香叩九关,六旬修未到清闲。 莫怜身在尘中老,雪后骑驴亦看山。 译文: 明天烧香拜谒九重天宫门,修行六十多年仍未达到清静的境界。不要怜惜自己身陷尘世衰老,雪后骑驴也要欣赏山上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修行和自然美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中的“明日焚香叩九关”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到达九重天宫门,实现修行的最终目标。然而,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
自君之出矣,泪对花枝洒。 风窗挑夜灯,心在无油泻。 注释:自从丈夫离开家后,泪水洒满了花朵。在夜晚的窗前,点燃了一盏灯,心中充满了空虚和失望。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泪对花枝洒”和“心在无油泻”,生动地描绘了妻子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将妻子的思念之情与月夜的静谧、凄美相结合,使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注释】 并州:指代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桃蹊:桃林小径。 居人:当地居民。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也泛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临晋阳城时所作。诗人登上了晋阳城的北城墙,放眼远眺,但见群山环绕,水天一色,一片宁静祥和的美景。他于是决定到城内游览一番。首句“并州终日舣孤舟”,点出地点,交代了时间,说明诗人是在登高望远之时来到并州的。次句“深入桃蹊访阮刘”,写诗人游览晋阳城内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天花六出瑞午林,公溥明通造化心。——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天空中的雪花如同六朵花一样纷飞,而这种景象象征着吉祥。同时,“公溥”指的是大公无私,“明通”则是指明白透彻。这里的“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成。 2. 农望丰年知兆朕,物涵生意总怀任。——第二句描述了农民们期待丰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万物都蕴含着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