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官守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登前守李公亭
- 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李公亭”是指唐代著名将领李愬(字公器)所建的亭子,后来被用作官舍。这里的“何事”意味着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个名字。作者在这里可能表达了对李愬将军英勇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其功绩的敬仰。
- 官守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官守”指的是官员在任上的时间。”如过客”则表明这些时间对于自己来说仿佛只是过客一般,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或影响。”风流”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但在这里似乎带有讽刺的意味,因为即使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成就,也可能像”虚名”一样,无法真正地留得住。
-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君莫问”表示不要询问关于这个变化的话题,暗示了世事的变幻莫测。而”此中气象”则指这里的变化和情况,”转分明”则表示情况变得清晰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曾经显赫一时却最终归于沉寂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以及个人对于名利得失的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辉煌与现在寂寥相对照,反映出人世间的无常。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的深深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