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
【注释】
1)杜门:闭门。
2)春又夏:春天已过,夏天又到。
3)白日静于水:太阳在水面上静静地照耀。
4)绿阴浓似山:树荫浓密得好像一座大山。
5)野蔬留客饮:野外的野菜用来款待客人。
6)小艇送僧还:小船送僧人回寺。
7)西庵:西面的寺庙。
8)泉声石壁间:泉水从石壁上流过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的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闲适中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首句“杜门春又夏”,点出了季节更替,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到来,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也由春天的欢快转向了夏天的宁静。
次句“贫不厌身闲”,表达了诗人虽然贫困但并不感到厌烦,因为他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接着两句“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通过“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第三句“野蔬留客饮”,描述了野菜作为美食招待客人的场景,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好的饮食环境,还展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句“小艇送僧还”,描绘了诗人送僧人归寺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一句“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表达了诗人回忆西庵雨景时的心情,以及听到泉水声在石壁上流淌时的感慨。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