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
仙槎逐浪浮银汉,青鸟传音到帝宫。
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
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

乌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仙槎逐浪浮银汉,青鸟传音到帝宫。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源于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是这个美丽传说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时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1. 诗句原文
  • 乌鹊成桥架碧空:相传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喜鹊会搭成一座天桥,让牛郎和织女能够相见。这种景象被描绘得既浪漫又神奇,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 人间天上此欢同:牛郎和织女虽相隔天河,但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天地,使得人间与天上的情侣共享喜悦。
  • 仙槎逐浪浮银汉:传说中的仙槎(即神舟)会随着波浪漂浮于银河之上,为牛郎织女带来团聚的机会。
  • 青鸟传音到帝宫:青鸟作为信使,将牛郎织女之间的思念和情感带到天庭中的王母娘娘那里。
  • 牛女佳期情不断:表达了牛郎织女之间虽然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但彼此的情感却始终不渝。
  • 古今遗恨意难穷: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这份忠贞爱情的无尽哀叹和遗憾。
  • 彩楼乞巧知多少:描述了妇女们在七夕这一天,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来祈求美满的姻缘和幸福的生活。
  • 直至更阑漏欲终: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不息,直到夜深人静,时间即将结束,牛郎和织女的相会才刚刚开始。
  1. 诗意赏析
  • 诗的开头“乌鹊成桥架碧空”,用乌鹊搭建桥梁的神话,形象地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同时也象征着人间的真情和美好愿望。
  • “人间天上此欢同”表达了虽然牛郎织女身处不同的世界,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了所有人的共鸣。
  • “仙槎逐浪浮银汉”和“青鸟传音到帝宫”两句,通过仙槎和青鸟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 “牛女佳期情不断”和“古今遗恨意难穷”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牛郎织女之间爱情的不朽和人间对于爱情的无限向往。
  • “彩楼乞巧知多少”和“直至更阑漏欲终”则通过乞巧和漏声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未来幸福的祝愿。
  1. 关键词解析
  • 乌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鹊常常被用来象征喜庆和祥瑞。牛郎织女的故事中,乌鹊搭建桥梁成为他们相会的象征。
  • 碧空:碧空通常指广阔的天空,这里用以形容牛郎织女相聚的场景,给人一种无限宽广和自由的感觉。
  • 银汉:银河,又称天河,是中国神话中一条连接天上和人间的河流,牛郎织女的爱情就发生在这条河的两岸。
  • 仙槎:仙槎指的是神舟或仙船,这里指的是神仙乘坐的船只,它随波逐流,承载着牛郎织女的愿望。
  • 青鸟:青鸟是一种能传递信息的鸟类,这里象征着信息和希望的传播者。
  • 帝宫:帝宫在这里指的是天上的宫殿,是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点。
  • 乞巧:乞巧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女子们会在七夕这天摆放瓜果,向织女祈祷巧手。
  • 漏声:漏声是指古代计时所用的漏壶滴答的声音,这里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七夕之夜的深沉。

《七夕》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古代爱情故事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而又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关于爱情、梦想和希望的美丽世界。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