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揽澄清辔,声名汉范滂。
一台振风采,列郡正权纲。
衡岳势增重,文星日有光。
金门虽藐藐,玉节自堂堂。
【注释】
见:被。陈益甫:陈子昂,唐代诗人。大著:指陈子昂的《感遇三十首》。手揽澄清辔:手握着车前马缰。手揽,把持;澄清辔,即清正之权。声名汉范滂:“声名”是说陈子昂有名声,“汉范滂”是指东汉初年,南阳豪绅范滂为官清廉正直,不畏强暴,与宦官单超、张让等人斗争到底,因受诬陷被害,百姓为之立祠祭祀。《后汉书·范滂传》载,当时南阳郡太守成公钦对范滂十分敬重,“每所在案行,辄引过而已”。这里用陈子昂与范滂相比,意在说明陈子昂的清白高节。台(音泰):指朝廷。振风采:指陈子昂以清正廉洁的风度和政绩来影响朝廷。列郡:指各地郡守。正权纲:“正”指主持、管理,“权纲”指国家的法度、政策。衡岳:即衡山,位于湖南。文星:指文星星君,古代神话中主管文章的神。日有光:即“日月光”,指文星照耀,使天下人受到启发。金门:汉代宫阙门名,汉武帝时设金门待诏,后用以泛指朝中官员或科举考试。藐藐:渺小貌。玉节:玉饰之节。这里指代官吏。堂堂:高大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湖南绣使陈益甫的。陈益甫,名不详。诗中赞美其为官清廉,有如汉范滂,能以清风正气感动朝廷和人民。
诗的前三句写诗人对陈益甫的赞颂。诗人把陈益甫比作历史上的名臣范滂。陈益甫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能以身作则,清正廉洁,深受民众爱戴。诗人认为陈益甫有如古代名臣范滂,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感动了朝廷和民众。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绘陈益甫的风采和政绩。诗人用“一台振风采”来形容陈益甫的威风凛凛、气势磅礴。他治理各地郡守,都能以清正廉洁的态度和卓越的政绩影响和带动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陈益甫的期望和祝愿。虽然陈益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诗人认为他的前途还远未到达顶点,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陈益甫的美好祝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