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罢惜春赋,持杯亦鲜欢。
檐楹双燕语,风雨百花残。
小阁无聊坐,征衣不耐寒。
地炉烧石炭,强把故书看。
萍乡客舍
草罢惜春赋,持杯亦鲜欢。
檐楹双燕语,风雨百花残。
小阁无聊坐,征衣不耐寒。
地炉烧石炭,强把故书看。
【注释】
- 萍乡:今江西省萍乡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此任江州司马。
- 赋:诗的一种形式。
- 檐楹:房屋的横梁和柱子。
-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
- 风雨:比喻世事变迁无常。
- 小阁:小屋或阁楼。
- 征衣:远行时穿的衣服。
- 石炭:指煤炭。
- 故书:指旧书、古籍。
【译文】
在萍乡客舍中,我感叹春天的短暂,但依然保持着一份对诗歌的热爱。手持酒杯,虽然心中欢喜,却也难掩失落之情。屋檐下,两只燕子在交谈,窗外风雨交加,使得满园的花朵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我在小阁里无所事事地坐着,穿着征行的衣物,却难以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于是,点燃了地炉,烧起了石头炭,勉强读着那些久违的古籍,寻找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萍乡客舍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感慨与无奈。首联“草罢惜春赋,持杯亦鲜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惋惜以及无法享受美好时光的遗憾。颔联“檐楹双燕语,风雨百花残”则描绘了窗外的景象,燕子在檐下交谈,而风雨中的百花已经凋零,这既是一种自然的美,也是一种岁月无情的象征。颈联“小阁无聊坐,征衣不耐寒”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因季节更迭而感到的寂寞与不适。尾联“地炉烧石炭,强把故书看”更是点出了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选择,尽管环境艰苦,但仍然坚持读书学习,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艰辛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