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图书府,方登著作庭。
人知才可敬,公以德为馨。
议论参诸老,文章本六经。
省中相别后,夜夜望奎星。
【注释】
寄赵茂实大著二首:寄赠给赵茂实的两首诗。茂实,即赵牧,当时任中书舍人。大著,指赵茂实的大著作,这里指《新唐史》一书。奎星,二十八宿中的第五宿,也称为“角”,古人认为有文采的人应得此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僚赵牧的一首酬答诗。诗人以诚挚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赵牧的才学和品德。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用典恰当,语言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首句“久坐图书府”,点明赵牧的职务是中书舍人,而他的官邸则被称为图书府(藏书之处)。接着两句写赵牧登上著作庭,意味着其地位崇高,学识渊博。第三句“人知方可敬”,指出赵牧不仅才高八斗,而且德行高尚。第四句“公以德为馨”,则是赞美赵牧德高望重。这四句诗一气呵成,先写其人,后赞其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赵牧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又表达了对赵牧的赞美和推崇之意。
接下来“议论参诸老,文章本六经”两句,进一步赞扬赵牧的学问。这两句诗中,“议论”指的是赵牧在朝廷上的政见;“诸老”是指朝廷中的其他大臣;“文章”指赵牧的著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赵牧在朝廷上提出的议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准备的,与那些老臣的意见不谋而合;而他自己的著述,则是以六经为基础,融汇百家之长而形成的。这两句诗既是对赵牧学问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品的赞誉。
最后两句“省中相别后,夜夜望奎星”,则是表达作者对赵牧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省中”是指中书省,是皇帝的办公机构;“相别”指的是作者与赵牧在中书省告别;“夜夜望奎星”则是表示作者希望赵牧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赵牧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赵牧的赞美和对其人品的评价,以及对其学问的赞扬和对其理想的展望,展现了作者对赵牧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