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闻边报,持杯不忍斟。
壮怀看宝剑,孤愤裂寒衾。
风雨愁人夜,草茅忧国心。
因思古豪杰,韩信在淮阴。

诗句释义

1 昨日闻边报:昨日,指过去的一天;边报,边疆的战报或消息。

  1. 持杯不忍斟:拿着酒杯,不忍心倒满酒。
  2. 壮怀看宝剑:怀着壮志,看着宝剑。
  3. 孤愤裂寒衾:孤独的愤怒让人心如刀割,寒冷的被子被撕裂。
  4. 风雨愁人夜:风雨交加的夜晚让人感到忧愁。
  5. 草茅忧国心:用草和茅搭建的简陋居所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6. 因思古豪杰:因此思考历史上的英雄豪杰。
  7. 韩信在淮阴:韩信,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在淮阴度过岁月(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杰出的将领)。

译文

昨日听闻边境战事的消息,握着杯子却舍不得倾注美酒。
满怀雄心壮志地凝视着手中的宝剑,心中孤独愤怒仿佛穿透了寒衣。
风雨交加的夜晚,令人忧愁的思绪纷至沓来,简陋的草屋也承载着我对国家的忧虑。
由此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其中以韩信最为突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历史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首句“昨日闻边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诗人手握美酒,内心却无法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波动,更关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第二句“持杯不忍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想要畅饮解忧,又担心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到国家的大事。这种矛盾的心理揭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民族责任感。
第三句“壮怀看宝剑”,展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手中握有宝剑,意味着拥有保卫国家、保家卫国的能力。然而,面对这样的使命担当,诗人心中难免感到孤独和愤怒,如同第四句“孤愤裂寒衾”所示。这里的“孤愤”不仅指诗人个人的愤慨,还有对整个国家的忧虑。第五句“风雨愁人夜”,更是将这种忧虑放大到了极致,夜深人静时,风雨声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担忧。最后一句“草茅忧国心”,则将这种忧虑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要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心理活动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传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