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可忘老,四窗宜读书。
但教樽有酒,莫问食无鱼。
客子家何在,明朝岁又除。
思归徒自苦,安处即吾庐。
【注释】
1.董侍郎:指唐朝诗人董奉,字君节,号北山,洛阳人,曾任尚书郎、太子中允,后隐居于洛阳城北。蒙泉书院是董奉的别墅。此诗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西元一〇七〇年)。
2.四窗:四面墙壁,窗户很多。
3.樽有酒:酒杯中有酒。
4.食无鱼:饭桌上没有鱼。
5.客子:客人之子。
6.明:明天。
7.岁又除:一年的末尾。
8.思归徒自苦:想回家却徒劳无益。徒,白白地;苦,劳苦。
9.安处即吾庐: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庐,简陋的房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董奉隐居生活和心情的诗。前六句写董侍郎在蒙泉书院的隐居生活。后两句写他的心境。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雅恬淡。诗的前六句以四组意象构成一组,每组都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董奉的隐居生活。“一室”两句写他读书、饮酒的情景:“但教樽有酒,莫问食无鱼。”他只要一杯酒下肚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饭桌上有没有鱼并不重要。“客子”两句写他的生活起居:“客子家何在?明朝岁又除。”他不知自己家的所在,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思归徒自苦,安处即吾庐。”他想归而归不得,徒然感到苦恼。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这首诗反映了董奉隐退林下、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易浅显,风格朴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