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
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光孝寺韵兼简诸僧》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海陵光孝长老骥无称,山谷后也共谈时事且说黄岩柑橘之美。
世俗之人避嫌避影,僧人往来共商佛法。
高谈阔论触犯时代禁忌,妙语连珠揭露天意悭吝。
霜降之后思念新橘,梦中回到旧山怀抱。
何时才能免除奔波之苦,终老于白云关下。
注释与赏析:
- 海陵光孝长老骥无称,山谷后也共谈时事且说黄岩柑橘之美。
- 注释:海陵光孝寺的长老马骥(骥无称)与山谷中的僧人一起讨论时事,同时谈论黄岩地区的柑橘之美味。
- 译文:海陵光孝寺的长老马骥(骥无称)与山谷中的僧人在一起交谈,谈论时事并赞美黄岩地区的柑橘美味。
- 赏析:此句表达了马骥(骥无称)与山谷中僧人的交流,他们共同探讨国家大事,分享各自的见闻和见解,同时也不忘品味当地的美食。这种交流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
-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 注释:世俗之人避开形影相随的关系,僧侣则相互往来。
- 译文:世俗之人避免形影相随,而僧侣们却常常互相来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佛教徒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他们之间的关系纯粹而自然。僧侣们经常相互拜访,共同修行,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强调的集体精神和互助合作。
-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 注释:高调的谈话可能触犯时代的禁忌,巧妙的话语揭示了上天的吝啬。
- 译文:过于高深的议论可能会触犯时政禁忌,而那些巧妙的话语则揭示了上天的吝啬。
- 赏析:这里的“时忌”指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可能是指政治上的忌讳或不适宜的言行。而“天悭”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上天对某些事物吝惜或不愿给予,这里可能是对某些政策或资源的吝啬态度的描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和政治的思考,以及对佛教教义中因果报应和宿命轮回的理解。
-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
- 注释:在霜冻之后思念新鲜的橘子,在梦中回到故乡的山野。
- 译文:在霜降之后,我思念新鲜的橘子;而在梦中,我又回到了我的故乡山野。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在寒冷的霜冻季节,他更加思念家乡的新鲜橘子,这种水果象征着家乡的温暖和美好。而在梦中,他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山野,享受着宁静和自然的美。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关。
- 注释:什么时候能免去奔波劳碌,最终安享晚年于白云关下?
- 译文:何时能够免去奔波劳碌,终老于白云关下,颐养天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安稳晚年生活的向往。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安宁,渴望能够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余生。白云关作为一处风景名胜之地,象征着平静和安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于摆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