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不两立,国家当再兴。
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
方喜千年遇,如何一旦薨。
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
诗词鉴赏
诗句释义
- 邪正不两立:
- “邪”指邪恶,“正”指正直。这句话表达了正义与邪恶不能共存,必须彻底铲除邪恶,以维护社会的正义。
- 国家当再兴:
- “再兴”意为再次崛起或兴盛。此句表达出作者认为国家需要复兴,重新崛起,恢复往日的繁荣。
- 有时须有命:
- “命”在这里指的是命运或天意。这句话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的命运和选择是由天意决定的。
- 称德不称能:
- “称”是赞扬,“德”是指道德、德行,“能”是能力。此句意味着真正的功绩应该基于德行而不仅仅是能力。
- 方喜千年遇:
- “方喜”表示刚刚高兴,“千年遇”指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或遭遇。此句表达了对这一千载难逢机会的欣喜和珍惜。
- 如何一旦薨:
- “薨”是指君主或重要人物的去世,这里特指杜丞相的逝世。此句表达了对杜丞相突然去世的震惊和哀悼。
- 世间无哭处:
- “哭处”指的是可以哭泣的地方。此句表达了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地方可以真正表达对杜丞相的哀悼之情。
- 吾欲哭昭陵:
- “昭陵”指的是帝王的陵墓,这里是对杜丞相的哀悼之意。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为杜丞相举行哀悼仪式的愿望。
译文
邪正不两立,国家当再兴。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方喜千年遇,如何一旦薨。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
赏析
《挽立斋杜丞相》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和历史责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同时,诗中的“有时须有命”和“方喜千年遇”,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机遇难得的感慨。整体上,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杜丞相的深深怀念和哀思,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