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萧颖士,一剑去从军。
远望西关路,愁看两浦云。
九霄腾意气,万里取功勋。
马上一杯酒,须斟满十分。
萧飞卿(719年—780年),字应物,唐朝诗人、宰相。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肃宗朝,授左拾遗,贬封溪州刺史。上元二年,拜中书舍人,转刑部侍郎。天宝六年,拜黄门侍郎平章事,封燕国公。乾元元年卒,年五十二,赠司空,谥曰忠懿。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情景和饯行之意。萧颖士是唐初的名臣,以文章著名。《旧唐书》说他“性疏简而尚文雅”,“好为古赋,尤长于五言”。萧颖士任雍州司功参军时,因直言犯颜,得罪了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被贬到雍州。后来,唐高宗召他入朝,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在任监察御史期间,萧颖士与御史大夫李义府不和,李义府诬陷萧颖士诽谤朝政,于是被贬到硖州(治今河南陕县)。萧颖士在硖州写了《答王少府之任宣城见寄》一诗,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萧颖士这次被贬谪的原因,是由于他“好为古赋”,即喜欢写作古代的辞赋。当时,武则天当政,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极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因此,朝廷大臣中有不少文人被贬谪。萧颖士也由于这一原因而被贬谪。这两句诗中的“一剑”指的就是萧颖士自己所说的“好为古赋”,表示自己虽然被贬,但并不后悔,因为自己有才华,应该得到施展。
三、四句写萧颖士赴湖北戎幕的路途及所思所想,意气风发,胸怀大志。西关路是洛阳通往襄阳的必经之路,作者用“西关路”代指赴湖北的路途,“愁看两浦云”则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忧虑心情。“两浦”泛指江边的两个渡口,杜甫《登高》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这里,作者用“两浦云”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五、六句描绘萧颖士奔赴战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九霄腾意气”形容萧颖士意气奋发,气概豪迈;“万里取功勋”则表明萧颖士将为国家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建大功。“须斟满十分”则是说萧颖士出征前要尽情地饮酒,把酒斟满,直到十分,以示决心。
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热烈。全诗通过对萧颖士赴湖北戎幕途中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他即将建功立业的喜悦之情。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和决心。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激昂,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