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
如何一片石,欲比众名山。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
渔樵争半席,人笑老痴顽。

【注释】

斗山子王深父:即王安中,北宋诗人。石屏记:指苏轼《石屏纸》诗。临风:面对风吹的山景。厚颜:形容自己的脸皮厚。一片石:一大块岩石。欲比:想与……相比。岩壑(hè):山岩沟壑,指山林。渔樵争半席:指渔夫和樵夫争夺一块地方。人笑老痴顽:人们笑我太愚蠢、固执。

【赏析】

这是一首酬谢王安中的诗。王深父为苏轼《石屏纸》作记,并写下五首诗,苏轼读后,十分感动,于是作这首诗来答谢。

“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苏轼读了王深父为《石屏纸》写的记,心中感到十分温暖。“临风”二字表明了作者在清风徐来的春日里独坐书斋的心境。苏轼自视甚高,他认为自己虽饱学博识,却不免有矫揉造作之处。现在读到王深父这样的文字,不由得感到惭愧。

“如何一片石,欲比众名山。”苏轼感叹,这一片普通的石头竟然有如此美好的内涵,它的价值怎么可以与名山相提并论呢?“一片石”,指的是苏东坡自己,而“众名山”,则指的是那些有名的山岳,如华山、泰山、恒山等。苏东坡认为这些山岳都是自然生成,无需雕琢修饰。然而,他自己却是经过一番磨励才成为一位大文豪的。因此,他认为自己的价值并不比这些名山低多少。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这里说的是苏东坡一生的出处行止。他曾在江湖间浪迹,也曾隐退至岩壑之中。苏轼一生多才多艺,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山林中,他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渔樵争半席,人笑老痴顽。”最后两句是说,渔夫和樵夫们争夺着仅有的一块地方,人们也嘲笑我这个年迈的人太固执了。这两句话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既要有所作为,也要随遇而安;既要有所追求,也要淡泊名利。

全诗通过写对王安中年记的阅读体会,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