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外有馀地,登临作此亭。
心如乔木古,眼共远山清。
社酒谁同醉,村歌自可听。
有时来夜坐,收拾读书萤。
【注释】:
蔡外有馀地:蔡山的外围有大片空地。
登临作此亭:登上蔡山,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子。
心如乔木古:我的心像高大的乔木一样古老。
眼共远山清:我的双眼与远处的青山一样清澈。
社酒谁同醉:谁来和我一起喝祭祀用的酒呢?
村歌自可听:村中的歌曲我自然可以欣赏。
有时来夜坐:有时候我会在夜晚来这里坐着。
收拾读书萤:整理一下读书时用来照明的萤火虫。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蔡山小山上建的一座野亭,并为此写了五首诗。这五首诗歌分别描绘了诗人登临蔡山,观赏蔡山的美景,以及他在蔡山野亭中饮酒、吟诗的情景。
蔡山是位于浙江绍兴市西北郊的一个山峰,山上有许多树木和植被,景色优美。蔡山的小山顶上有个亭子,名叫“野亭”,这是诗人自己命名的。
诗人登上蔡山后,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乔木之中,他的眼眸也变得清澈起来。他看到远处的青山,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于是他邀请大家一起来喝酒,欣赏村中的歌曲。
诗人来到蔡山的野亭,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环境宁静。他拿出手电筒,照亮了自己读书的地方,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当他累了的时候,就会收拾一下自己的书籍和萤火虫,然后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环保,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