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
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
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
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

注释:

侄孙也龙在小山上建造了一座亭子,我给他的这座野亭起名为“水静亭”。(侄孙)你不要认为这座亭子只是普通的水亭,它在山水之间显得非常雄伟。(侄孙)你静下心来观察一下亭子周围的环境,你就能发现它的变化,你在闲散之处就立下了功勋。(侄孙)亭子的水流细如丝,可以通到岩石洞穴里,亭子的地势高耸入云,就像海中的云朵一样。你隐居山林,遵循着自己的本分,不辜负圣明的君主。(侄孙)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野亭的小令,通过描绘亭子的周围环境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侄孙也龙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野亭的独特之处。他认为,这个野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水亭,但它在山水之间显得非常雄伟,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这种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为建造的。因此,它也有着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的中间三句“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进一步描绘了野亭的特点。在静谧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亭子周围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包括人的心理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闲处立功勋”。也就是说,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则进一步赞美了野亭的美丽和独特。诗人通过对野亭周围环境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侄孙也龙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像这座野亭一样,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坚守自己的本分,不辜负圣明的君主。

这首诗通过赞美野亭的独特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侄孙也龙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