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问讯病维摩,花满溪堂竹满坡。
发秃齿危俱老矣,人高诗苦柰穷何。
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犹有忧时两行泪,临风挥洒湿藤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对诗歌进行逐句的翻译,而且要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
首先翻译诗歌。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比如“朅来”“问讯病维摩”中“朅”是“来到”,“访赵东野”中的“问讯”是问候之意;“花满溪堂竹满坡”中“满”是充满、遍布之意;“人高诗苦柰穷何”中“奈”是无奈的意思;“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中“清凉国”是比喻诗人理想中的清幽之地,“安乐窝”则是比喻诗人理想中舒适的居所。
然后翻译诗歌,注意保留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诗歌的情感色彩。比如“发秃齿危俱老矣”中的“俱”是都、全部的意思,“发秃齿危”指的是年高体弱,“俱老矣”就是全部衰老了;而“人高诗苦柰穷何”中的“奈”是无奈的意思。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增长,身体衰弱的无奈之情。
最后翻译完全诗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赏析时可以从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入手。具体到这首诗中,可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例如拟人等,以及这些艺术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也可以从诗歌的整体风格出发,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的优美、意境的高远等。还可以从诗歌的主旨出发,分析作者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朅来问讯病维摩,花满溪堂竹满坡。
译文:我来到了你那里探病,看见你的花满庭院,竹林满山坡。
注释:朅来:来到。 问讯:问候。 维摩:指佛教传说中的菩萨名维摩诘。
(2)发秃齿危俱老矣,人高诗苦柰穷何。
译文:我的发秃齿危都已到了老年,你高高的身材和艰苦的诗情让人无法理解啊!
注释:发秃齿危:形容年老体衰。 柰:无奈。
(3)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译文:四面都是山峦就像是一个清凉的世界一样,在这间小屋里可以安享一生。
注释:清凉国:比喻理想的境地。 安乐窝:比喻安适的地方。
(4)犹有忧时两行泪,临风挥洒湿藤萝。
译文:我还有忧虑国家大事的两行泪水,面对秋风我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
注释:犹:依然。 忧时:忧虑国家大事。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赠别之词。首联写诗人来到友人住处看望他,见友人疾病缠身,十分关心。颔联写友人年迈体衰,但诗才高绝,令人敬佩。颈联写朋友虽高才却困于仕途,生活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劝勉。尾联写诗人虽有忧国之心却无能为力,只能面对秋天,挥笔写下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