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久客还乡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注释:
- 短檐纱帽旧麻衣:形容久居异乡的诗人,穿着朴素的麻衣,头戴纱制的帽子,住在矮檐下。
- 铁杖扶衰步履迟:形容身体衰老,步履蹒跚。
- 老去分为无用物:表示自己老了,没有用处。
- 客游谁道有归时:表示自己漂泊在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
- 丰年村落家家酒:丰收的年份里,每个村落都能喝到好酒。
- 秋日楼台处处诗:秋天的时候,到处都能听到诗声。
- 生长此方真乐土:在这里生活真是个乐土。
- 江淮百姓政流离:江淮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困苦,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久居他乡,回到家乡后写下的感怀之作。首句“短檐纱帽旧麻衣”,描绘了诗人久居他乡的形象,他的衣着简朴,住在低矮的屋檐下。次句“铁杖扶衰步履迟”,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需要依靠拐杖行走。第三句“老去分为无用物”,感叹自己的年老无用,无法为社会作出贡献。第四句“客游谁道有归时”,表达了自己漂泊在外,不知何时能归家的无奈。第五句“丰年村落家家酒”,展现了丰收年的喜庆氛围,每家都有美酒可饮。第六句“秋日楼台处处诗”,描述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的诗意生活。最后一句“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江淮地区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