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歌舞醉东楼,不信樽前有别愁。
半夜月明何处笛,长江风送故人舟。
十年浪迹游淮甸,一枕高眠到鄂州。
明日拟苏堤上看,当春杨柳政风流。

【注释】

到鄂渚:诗人到了鄂州。

连宵歌舞醉东楼:连续几个夜晚的歌舞和欢宴,直到酒醉才离开东楼。

不信樽前有别愁:不相信在酒面前会有什么离别的忧愁。

半夜月明何处笛:半夜时分,月色明亮,不知何处传来了笛声。

长江风送故人舟:江风吹动,仿佛是送别友人的船。

十年浪迹游淮甸:十年来四处漂泊,游历淮地(今江苏淮安)。

一枕高眠到鄂州:一夜未醒,一直睡到到达鄂州。

明日拟苏堤上看:准备第二天沿着苏堤散步。

当春杨柳政风流:正当春天的时候,柳树正婀娜多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鄂州的美丽景色,并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连宵歌舞醉东楼”,描写了作者在鄂州期间连续几天的欢歌笑语、纵情歌舞的生活。这里用“连宵”二字表现了欢庆的气氛,用“歌舞”二字写出了欢庆的内容,而“醉东楼”三字则把欢庆的气氛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第二句“不信樽前有别愁”,表达了对于离别的忧愁无法理解的情感。这里的“别愁”指的是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情绪,但作者却认为这种情绪是不存在的,因为大家都在饮酒作乐,气氛欢快。

第三句“半夜月明何处笛”,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皎洁,吹奏着笛子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这里用“半夜”、“月明”等词表现出了深夜的宁静与美丽,而“何处笛”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之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

第四句“长江风送故人舟”,描述了江面上的风将故人送行的船只吹得远去的景象。这里用“风送”一词表达了对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长江风”三个字也给人一种宽阔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情感。

第五句“十年浪迹游淮甸”,回忆了作者十年前在淮地的游历生活,那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旅人。这句诗通过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六句“一枕高眠到鄂州”,描述了作者到达新的地点后很快便进入了梦乡的情景。这里用“高眠”二字表达了作者的轻松愉快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最后一句“明日拟苏堤上看,当春杨柳政风流”,表达了作者对明天将要看到的景色的期待之情。他打算在明日沿着苏堤散步,看到那些随风摇曳的杨柳,感受它们随风飘舞的风采。这里的“春风”二字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鄂州美景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怀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