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元龙百尺楼,一时诗酒记同游。
好山历历在人眼,流水滔滔任客舟。
归雁欲从何处去,落花恨不为春留。
锦囊佳句无人问,自别君来白尽头。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在广西桂林,怀念元龙百尺楼的同游之乐。次联写诗人眺望山水之美。第三联写诗人对归雁、落花之情。第四联抒诗人怀才不遇之愤懑。
【答案】
译文:
我回首望那元龙百尺的楼阁,那时我们曾一起饮酒作诗,留连忘返。好山历历在目,流水滔滔任客舟漂流,
雁儿欲飞却不知向何处去,花儿凋谢了也不愿为春天留下,可惜啊!锦囊佳句无人赏识,自己独自离别后,只有白发满头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被贬广西时所作。诗人在桂林,怀念元龙百尺楼的同游之乐,登高望远,触景伤情。前四句写诗人在桂林,怀念元龙百尺楼的同游之乐。
“回首元龙百尺楼”一语点明题中“寄”字。“一时诗酒”句,写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吟诗作对,畅饮美酒的情景。“诗酒”,本指诗歌和美酒,这里泛指南北方的汉族人民。“记同游”三字承上启下,既承接了“回首”之意,又引出下文。
“好山历历在人眼”三句,描写桂林山水之胜。“山”句写远望之景,“水”句写近看之景,“任客舟”三字写出江水之流长。这几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远眺山峦叠嶂,层层分明;近观江水潺潺,绵绵不息。诗人站在楼台上,心旷神怡,不觉陶醉其中。
“归雁欲从何处去”五句写思乡之情。“归雁”,即大雁,古代诗文里常用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恨不为春留”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最后两句写自怨自艾:“锦囊佳句无人问”,诗人自感怀才不遇,有才华而无人赏识。“白尽头”暗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全诗抒发了自己在广西桂林思念故乡、感叹人生、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愿望。
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