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着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这首诗是宋正甫对陈陶故圃的记,描绘了陈陶在伏龙山的生活。诗中充满了对陈陶高风亮节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注释】

  • 伏龙山:地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故人:指陈陶。
  • 金华峰:地名,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
  • 清风徐孺子:指陈陶。
  • 白鸥群里歌沧浪:指陈陶在湖边钓鱼的情景。
  • 紫霞觞泛碧葡萄:指陈陶在饮酒时的场景。
  • 玉堂夜照金莲膏:指陈陶在官衙中的夜晚。
  • 吟成秃笔写芭蕉:指陈陶在写作时的情境。
  • 沉香亭北醉挥毫:指陈陶在亭中醉酒挥毫的情境。
  • 三椽可办愿卜邻:指陈陶在简陋的环境中仍然保持高洁品质的愿望。
  • 荷锸相随种瑶草:指陈陶与朋友一起种植瑶草的情景。

【译文】
故友昔居金华峰,双溪秋水映容颜。
今我居于伏龙山,茅屋三间藏心田。
千年清风徐孺子,门前湖水共长流。
百花洲上垂杨树,白鸥群中唱沧浪。
故友高志如孺子,诗句传颂至今日。
短衣饭牛不入仕,何如锦袍上朝堂。
瓦盆酌酒松醪醇,不如紫霞杯中绿。
豆萁燃烧度寒宵,玉堂夜照金莲膏。
挥毫泼墨写芭蕉,不如沉香亭下醉。
问君何时再相遇,目送飞鸿向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意与烟霞共长存。
双鬓皓白照湖边,此计悔之晚矣。
三椽之地可安居,手持铲锹种瑶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