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未至德非衰,端为漫山水去迟。
翠竹成阴有新实,与君朝夕看来仪。
凤凰山
凤凰未到,德非衰,只因山水去迟。
翠竹成荫有新果,朝夕与君来观赏。
凤兮未至德非衰,端为漫山水去迟。
翠竹成阴有新实,与君朝夕看来仪。
凤凰山
凤凰未到,德非衰,只因山水去迟。
翠竹成荫有新果,朝夕与君来观赏。
狮子峰 文殊心死冷如灰,何日乘骑下宝台。 自得雄名威万古,更无一兽下山来。 注释 狮子峰: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因山形酷似一头雄狮而得名。 文殊心死:比喻文殊菩萨的心性已经死去。 冷如灰:形容文殊菩萨的心境已经冷漠,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何日乘骑下宝台:指何时才能再次登上修行之地,重新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自得雄名:指自己拥有雄壮的名字和威名。 威万古:形容自己的名声能够传扬万古
【解析】 “太湖水入霅溪寒,叠嶂连山几万般”:太湖之水流入霅溪,使得霅溪也为之寒冷;连绵的山峰层层重叠着,就像几万种景象。这两句写出了画面中山水的壮阔和高远,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此景古今无尽藏,总归懒拙一毫端”:这样的美景是古今都难以穷尽的宝藏,它总是那么地令人神往,让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美。而诗人则以“懒拙”来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答案】
玉渊亭 路入栖贤步转东,望中天末有云从。 不缘白石渊名玉,祇为渊深有玉龙。 注释: 1. 玉渊亭:这是一座位于山间或水边的亭子,以“玉”为名,可能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如玉般温润、高雅的感觉。 2. 路入栖贤步转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一条小路通向栖贤寺,沿着这条路走,会转向东边。在这里,“栖贤”指的是栖贤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路入”则是指进入这条小路
【注释】 拂尘缨:拂尘,一种手把的拂尘;缨,即“缨络”,古代的一种头饰。 稚儿门候仆欢迎:稚儿,小孩子;仆,仆人;接待客人时,要为客人开门,让客人进来,所以叫“仆”;欢迎,表示尊敬。 【赏析】 归去来馆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一篇作品。全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耶舍塔 耶舍浮屠愿力深,特烹生铁铸高岑。 永教遐迩观瞻者,尽发如来菩萨心。 注释:耶舍塔是一座佛塔的名字,这里指的是耶舍塔。耶舍浮屠意为“耶舍塔”,愿力深意为愿望深厚。特烹生铁铸高岑意为用生铁铸造这座高塔。永教遐迩观瞻者意为永远让远近的人都能看到。尽发如来菩萨心意为全部展现出如来和菩萨的心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耶舍塔的诗,通过对耶舍塔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
注释:李君科举中举,声名显赫,但名声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荣耀。因为僧人有菩提树,所以不能任命他为僧人,反而用折桂榜上的名次来命名他的庵子,以此表示讽刺。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君科举中举的嘲讽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忽视。诗人通过对李君的描绘,揭示了名利双全的人往往缺乏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往往缺乏真正值得尊重的品质。同时,此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注释:现在你试着看看锡山的碑文,天下第一的泉水在哪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无锡市惠山泉。锡山是无锡著名的名胜之一,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诗中用“天下何泉居第一”突出了无锡市惠山泉的卓越之处
注释:在五老峰前畅饮之后便要离去,长空中的云水飘浮着让人目断神伤。 我要用我的心灵去与这山色一样,别让那烟岚遮蔽我的头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首联“五老峰前一醉休,长空目断水云浮”描绘了诗人在五老峰前畅饮的情景,他沉醉其中,流连忘返。颔联“要将心地同山色,莫放烟岚翳上头”表达了诗人要将自己的心灵与山色融为一体的决心,不让任何外界的干扰影响自己的心境。尾联“赏析
醉书陈推官小阁 五老来从西洛山,三江去接东溟水。 如何尽会此窗前,一引双眸千万里。 注释:我来到陈推官的书房,只见那五座山峰从西洛山而来,三条大江分别从东、北、南三面汇合到一条江中。我站在这窗边,看到窗外景色如此美丽,不禁让我想起家乡的山水,思念起故乡的亲友。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陈推官的书斋内喝酒作诗,眼前所见之景令人心旷神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句句有情,字字传神,描绘了一个宁静
注释:莫要让烟雾遮蔽了双眼,无论贫贱还是富贵都快乐于我何愁。眼前有美景就尽情欢醉,百年光阴在水上飘荡犹如泡沫。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观和人生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扬,富有哲理性
注释: 白龟池:和尚义在寺庙的洞窟中挖出一池水,人们都说池底有一只灵龟。 色如玉白隐难见,那使武昌人得之:这池水的颜色像玉一样洁白,隐藏在水中难以发现,就是让武昌人找到了也得不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白龟池”:和尚义在寺庙的洞窟中挖出一池水,人们都说池底有一只灵龟。后两句写“白龟池”:这池水的颜色像玉一样洁白,隐藏在水中难以发现,就是让武昌人找到了也得不到。
【注释】 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江州刺史:指王羲之任会稽郡的刺史。鸾溪:即兰溪,在今浙江金华市西南。穴方池:凿石成池。鹢(yì)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形似鹅而小,颈长。堪:能。玩:观赏。山阴道士:道教传说中仙人陆修静所修炼的道场,在今江西鹰坛县南。遗:赠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七绝诗。诗人以鹅池为题,描写了一幅鹅鸭戏水、绿树掩映的美丽景色。 第一句写鹅池的位置和环境。“逸少”是指王羲之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描写了明月泉的美景。“团圆一井”指的是月井,即井水和月光相映成趣。第二句写月亮的光辉洒满大地,第三句写人们用新酿的美酒来款待客人。最后一句写月光把酒液染成了金色,与酒一起流入金杯中。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月色如水的美景。 【答案】 示例 明月泉 团圆井边开 夜夜东隅月色来 酿得新醅饮佳客 分明蟾影浸金杯 赏析: 首句中的“团圆”二字
【注】鹤鸣峰: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为浙西名山之一。 一、二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崷崒,形容山势险峻挺拔。 三、四句:洞府幽深,鸟雀不栖,只有仙鹤长鸣于松风之间。无,没有。 五、六句:形容洞府深幽清静,只有仙鹤在松林中长声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山名景的诗作。首句写山之高,以“崷崒插长空”概括其特征,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次句写山之茂,以“云树烟萝气蔚葱”描绘其秀美,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虎迹 渊明与虎两相忘,虎至渊明在醉乡。 一啸风生下山去,依然爪迹枕痕傍。 注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虎两相忘:形容他与虎的关系非常和谐,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 - 虎至渊明在醉乡:形容渊明与虎相处得十分融洽,仿佛是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醉乡里。 - 一啸风生下山去:形容虎在下山时发出一声长啸,声音响亮而有力,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 依然爪迹枕痕傍
龙穴 丁君神灵斡天枢,一叱二龙遗戏珠。 龙来求珠珠不与,吐下腥涎满庭宇。 僧繇画柱真龙形,有龙来斗风雷鸣。 君篆灵符才入铁,龙走今存去时穴。 予问此穴奚出龙,羽衣谓穴龙潭通。 译文: 丁君的神灵在天地之间施展威权,一声呵斥,两条龙被吓走了。它们回来寻找那珍贵的珍珠,但是珍珠并不给它们。吐出的口水让整个庭院都沾上了血腥味。 僧人蔡云用他的技艺画出了真实的龙的形象,有一只龙来到这里,和风雷一起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