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出新安见底清,黄山高势碧峥嵘。
裤襦会遣民皆有,枹鼓悬应夜不鸣。
蜡屐未须怀别墅,虎符今喜得名城。
他时一榻容徐稚,端共舆人乐政成。
【注释】
江:指长江。新安:今安徽歙县,在黄山北麓,古称新安江。底清:指江水清澈,见底。黟山:又名潜山,在黄山南。峥嵘:高峻的样子。裤襦(rú):短袄。会:将。遣民皆有:使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枹鼓:古代击鼓报时或战警的乐器。悬应:悬挂着响。夜不鸣:夜里不敲鼓。蜡屐:用蜡涂成的鞋,可以防滑。别墅:私人的住宅,这里指隐居的地方。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凭证,这里借指施徽州。他时:以后。徐稚:东汉隐士,名稚,字孺子,南昌人。容:允许。舆:车。乐政成:使政治安乐。赏析:首句“江出新安见底清”是说江水从黄山脚下流过,水流十分清澈,仿佛连江底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是写景,也暗含诗人对施徽州的美好祝愿:希望你治理的施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黄山高势碧峥嵘”,这句是说黄山高耸入云,山峰苍翠欲滴,景色十分秀丽。这两句诗都是描写施徽州的山水之美,为下文写施徽州的政治清明、人民幸福作铺垫。第二句“绔襦会遣民皆有”,意思是说,穿着棉袄的老百姓都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袴襦”是一种粗布衣服,“绔”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泛指布帛。第三句“枹鼓悬应夜不鸣”,意思是说,当听到夜晚的鼓声时,人们就知道是施徽州来了好消息,用不着再敲鼓了;这里的“悬应”和前一句的“会遣”一样,都是说老百姓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最后两句“蜡屐未须怀别墅,虎符今喜得名城”,意思是说,你治理施地的时候不用带别墅里的家具,因为你有虎符;而一旦得到施地这块名城,你就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虎符”在这里指施徽州的官印。尾联“他时一榻容徐稚”,意思是说,以后你可以把床让给徐稚坐坐,因为徐稚曾说过:“大禹理世,吾无间焉。”这既是说施徽州治理得法,也是说施徽州有贤德之人。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施徽州的美好祝愿,希望施徽州能够成为一方乐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