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石塔宝公龛,剩喜僧床得对谈。
坎壈词场君亦滞,驱驰世路我何堪。
军书又见纷南北,敌势由来说二三。
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
诗句解释与赏析:
- 次韵王季夷时同宿蒋山
- 这首诗是作者为王季夷所写的应和之作,两人曾在蒋山共同过夜。”次韵”表示这是对原诗的回应或模仿。
- 亭亭石塔宝公龛
- “亭亭”形容高耸入云或挺拔直立的样子。在这里,它形容石塔(宝公龛)巍峨而美丽。
- “宝公龛”可能是指一个供奉有佛教圣像或佛像的洞穴或寺庙。
- 剩喜僧床得对谈
- “剩喜”意味着在某种场合下感到高兴。
- “僧床”通常指的是僧人的卧具或休息的地方。
- “对谈”即相互交流对话。这里的“剩喜僧床”表明作者有机会与僧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 坎壈词场君亦滞
- “坎壈”在这里可能是比喻困难或挑战。
- “词场”指文学或学术的竞技场。
- “君亦滞”表明你(王季夷)在文学或学术上遇到了不少障碍。
- 驱驰世路我何堪
- “驱驰”意为奔波忙碌。
- “世路”指世间的道路或世事。
- “我何堪”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辛酸。
- 军书又见纷南北
- “军书”指的是军队中的书信,这里可能涉及到战事的消息。
- “纷南北”描述消息的来源或传播方向,暗示着战乱或战争。
- 敌势由来说二三
- “敌势”指的是敌人的实力或形势。
- “说二三”可能是指对敌人的策略或战术的讨论或分析。
- 淮岸西风晚更急
- “淮岸”指的是中国江苏省北部的一条河流——淮河岸边,这里用来象征地理位置或是自然景观。
- “西风”指的是从西方吹来的风,常用来比喻秋天的气息。
- “晚更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和风力的增长,给人一种秋意渐浓、天气转冷的感觉。
- 似传烽火过江南
- “烽火”是一种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紧急信息的烟火信号。
- “过江南”可能指的是烽火越过长江,传入南方地区。
- 这句话通过将烽火与江南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战争的紧张气氛或是对战争影响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