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长材未一施,尚馀嘉誉蔼天支。
事亲养志人争仰,教子成名世共推。
盛德故应传后裔,清规谁为勒丰碑。
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
【诗句释义】
挽词:为某人写的悼念词。
平昔:往日,过去。
长材:指才能和本领。
未一施:没有全部施展出来。
尚馀嘉誉蔼天支:尚有美好的声誉传扬于天地间。
事亲养志:侍奉双亲、培养自己的志向。人争仰:人们争相景仰。
教子成名世共推:教育子女成就功名,世人共同推崇。
盛德:高尚的品德。
清规:指端正的行为规范。
谁为勒丰碑:谁能为它刻写丰碑。
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华林冈下的寒泉里,隐隐传来隆隆雷声,以此怀念孝思。
【译文】
昔日的长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美好的声誉传颂于天地之间。
侍奉父母培养自己的志向,人们争相景仰;教育子女取得功名,世人共同推崇。
高尚的品德应该流传给后代子孙,端正的行为规范应该被镌刻在丰碑上。
华林冈下的寒泉水潺潺流淌,隐隐传来雷声,以此怀念孝思!
【赏析】
这是作者为赵公彦远所撰的挽词。赵公彦远是北宋时期一个有作为的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首挽词正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平昔长材未一施”,说的是赵公彦远虽然有出色的才能,但是这些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描绘了赵公彦远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事亲养志”一句,展现了他对双亲的孝顺和对自己志向的追求;“教子成名”一句,则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子女的期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赵公彦远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贡献。
诗的后四句则是对赵公彦远的赞颂之辞。“盛德故应传后裔”一句,赞美了赵公彦远的高尚品德能够传承给后世子孙;“清规谁为勒丰碑”一句,则是对赵公彦远行为规范的评价,认为他的品德应该被镌刻在丰碑之上。
最后一句“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则是以景喻情,以寒泉水和雷声来表达对赵公彦远的怀念之情。这一句既点明了挽词的地点,又以自然景观来渲染氛围,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赵公彦远的伟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