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难逢送炭人,地炉炙手便生春。
酸寒东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注释】
明:指唐末诗人郑谷。惠炭:即送炭人,以炭为业的商人。东野:指陶渊明,因他隐居于东边的草堂,故称东野。解道:懂得。曲身(qūshēn)成直身(zhí∥shēn):曲身是曲躬,指弯腰;直身是指直立。比喻做人做事要能屈能伸。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诗人在大雪天送炭人的艰难困苦以及他的高尚品格。
前两句“雪里难逢送炭人”是全诗的总起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它写出了诗人在严寒的冬天里遇到一个送炭人,并不容易,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大多都不愿外出,而这位送炭人却冒着风雪去给人送炭取暖,所以难得。这一句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后两句“酸寒东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则是对前面所写送炭人的具体描写和赞美。“东野”就是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这里用陶潜来称呼这位送炭人,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酸寒”是形容天气的寒冷,“解道”是说这个人懂得,“曲身”与“直身”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这里的“曲”与“直”并非指人的品行好坏,而是形容身体弯曲或伸展的情况。在这里,“曲身”表示弯着腰,“直身”表示直着身子。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天气里弯着腰给人家送去炭火,是一种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力气。然而,这位送炭人却能够做到这样,说明他是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
整首诗通过写一位送炭人不畏严寒、不怕辛苦地给人们送炭取暖,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