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漫山水漫门,未离城市却如村。
何须更问柴桑陌,三径虽寒菊尚存。

野竹漫山、门径,未离城市却如村。

何须更问柴桑陌,三径虽寒菊尚存。

赏析:
这是诗人韩元吉对吴元鼎所居住的山村的描述。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通过“野竹”、“山水”等元素,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诗中,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语言,而是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宁静的山村之中。

注释:

  • 野竹:指自然生长的竹子,未经人为修剪。
  • 漫:形容广泛分布的状态。
  • 山:指山脉。
  • 水:指河流。
  • 门:指村庄入口。
  • 君:尊称对方。
  • 我住城南君在西:我住在城南,而你则位于西侧。
  • 柴桑陌:柴桑,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柴桑边的小路或地方。
  • 三径:三条小路。
  • 寒菊:在冬天仍开放的菊花。

译文:
野竹丛丛满山间,家门却掩隐于市井之中。何须再问那柴桑边的小路?纵然冬日严寒,那三径旁的菊花依然盛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使用的意象“野竹”、“山水”等,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和山村的宁静,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