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奴祸唐室,宗社已倾危。翠华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储君起灵武,事亦从权宜。人望既有属,奸孽就诛夷。
次山忧国切,闻此喜可知。归美颂君父,隐恶义当为。
涪翁仗正论,凛然寓刺规。指擿心中过,并及宫闱微。
兹用春秋法,肃宗其何词。曾无一半语,追咎元子非。
后来好事辈,往往互诋讥。或立党同意,或费解嘲诗。
识者具眼力,理解夫奚疑。盍观我宋朝,崖上中兴碑。
光尧再造绩,炳若日星垂。功成体天道,退处志莫移。
神器亲付授,嗣皇犹恳辞。数四不获命,黾勉祗受之。
饬躬备敬养,朝夕益孳孳。君不见帝典书之盛,端由揖逊基。
二圣尽慈孝,尧舜并驱驰。俯视于李唐,德业有醇疵。
惟馀克复愿,天每靳其机。孙支继述责,未有易今时。
出兵吊遗黎,孰不迎王师。免使读颂者,怀愤徒伤悲。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陆游。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皇帝和朝廷的批评和讽刺。
诗人以“羯奴祸唐室”开篇,指出羯人(指回纥)是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接着,诗人用“翠华幸西蜀,大物孰主持”来暗示皇帝的无能和昏庸,以及朝政的混乱。然后,诗人以“储君起灵武”来暗示皇帝的不仁和暴虐,以及朝政的腐败。接下来,诗人以“人望既有属,奸孽就诛夷”来暗示人民对皇帝的不满和对其罪行的谴责。
在中间部分,诗人以“次山忧国切,闻此喜可知”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胜利的喜悦。接着,诗人以“归美颂君父,隐恶义当为”来赞美皇帝的英明,同时也揭露其罪行。诗人还以“涪翁仗正论,凛然寓刺规”来赞扬正直的言论和批评,以及“指擿心中过,并及宫闱微”来揭露皇帝的私生活问题。
诗人以“兹用春秋法,肃宗其何词。曾无一半语,追咎元子非。”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即应该使用春秋之法来处理皇帝的错误行为,而不是追究皇帝的责任。同时,诗人以“后来好事辈,往往互诋讥。或立党同意,或费解嘲诗。”来警告人们不要互相攻击,而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努力。
诗人通过对皇帝的错误行为的揭露和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皇帝的不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的觉醒,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