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陶彭泽,何尝见督邮。
江淮宽运漕,幕府得优游。
故旧谁青眼,功名要黑头。
相思怀抱恶,注目倚南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赏析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注释等进行赏析。
“昔年陶彭泽,何尝见督邮。江淮宽运漕,幕府得优游。”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是说:当年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哪里见过督邮?颔联是说:江淮一带,水陆运输畅通无阻,所以官署中很闲适。颈联是说:老朋友都对我另眼相待,功成名就之后,自然会得到重用。尾联是说:只有相思之情难消,我注目南楼远眺,久久不能忘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己功名成就的渴望之情。
【答案】
译文:昔日陶公任彭泽县令时,不曾见过督邮的威仪。江淮一带,水陆交通顺畅,官府中很闲适。故旧皆以青眼相待,功名
成就后自然会受重用。思念家乡的心情难以排解,我目送南楼,久久不返。
“陶彭泽”即陶渊明。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
“督邮”指督邮官,古代地方官员的一种。在州郡,督邮负责监察所属官吏,纠弹贪赃枉法之事;或为传递公文之使者。
“江淮”指江与淮,泛指长江下游及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幕府”即军帐,这里指军政机关或军队。
“青眼”指黑眼珠,此处指青眼白眼,即对人有好意,也指对人有恶意。
赏析: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句,表现了他向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这首诗就是
写他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情怀的。
第一联“昔年陶彭泽,何尝见督邮”,是说当年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不曾见过督邮官。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其实却饱含深
义。“陶彭泽”是陶渊明的号,“督邮官”是当时的地方官,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归隐田园。他虽然未曾见过督邮官,但他对于自己的清高品格却是十分自信的。从这
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豪感,同时也反映出陶渊明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第二联“江淮宽运漕,幕府得优游”,是说江淮一带水陆交通畅通,官府中很闲适。这句诗中的“宽运漕”“得优游”,既表明了
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又反映了诗人自己远离官场生活的快乐。陶渊明在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
十年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可见他对于官场的生活是厌恶的。因此,他能够做到“得优游”,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联“故旧谁青眼,功名要黑头”,是说老朋友都对他另眼相待,功成名就之后自然会受到重用。这句诗中的“青眼”“黑头”都表示
了希望和愿望,说明诗人对于未来的前程是十分乐观的。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最后一句“相思怀抱恶”,是说只有相思之情难以排解。这里的“怀抱”一词,不仅指身体上的怀抱,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上的怀抱,即对
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是诗人的真情流露,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又表现出了
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
尾联“注目倚南楼”,是说诗人目送南楼,久久不返。这句诗既是全诗的结尾,又是诗人感情的升华。这句诗写得含蓄深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