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闻歌板情难忍,支枕呻吟二竖婴。
天上楼成邀李贺,山中石老失初平。

【注释】

哭胡民望:指杜甫的《哀吴将军》诗。

支枕呻吟二竖婴:指杜甫《小垂拱斋睡起》中的“支颐恨二竖”,意思是诗人在病中,只能倚着枕头,呻吟声不断。

李贺:唐人,字长吉,善作歌行体七言古诗,与李白、王维、孟浩然齐名,有“诗鬼”之称。他写的《李凭箜篌引》,以音乐描写了李凭弹奏箜篌的美妙情景,是古代著名的乐府诗。

山中石老失初平:语出《列子·汤问》,说孔子在山中行走,见一老人在砍柴,孔子问他为何如此辛苦,老人说他失去了初平,所以感到痛苦。后来,孔子又见一少年在砍柴,便问他为何不砍柴,少年说自己失去了初平,所以感到快乐。这里的“石老失初平”就是比喻诗人失去了初平后的快乐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杜甫已年过半百,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也看到了许多人间疾苦。因此,他在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的前两句:“才闻歌板情难忍,支枕呻吟二竖婴。”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听到歌声时的心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刚刚听到了那熟悉的歌声,就感到心情难以忍受,只好依靠枕头来支撑身体,呻吟不已。这里的“歌板”指的是歌舞,“二竖”则是指病痛。诗人在诗中通过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诗的后两句:“天上楼成邀李贺,山中石老失初平。”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里所说的“天上楼成”,指的是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像李贺一样登上高楼,俯瞰整个天地;而“山中石老失初平”则是指诗人看到山中石头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失去了当初的光滑和平整。这两联诗都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