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
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
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
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
- 注释: 描述了李希颜在长安(古都)的青年时期,其外貌和气质如同美玉般纯洁无暇,两鬓如翠竹般生机盎然。
- 赏析: 此句通过比喻和形容词描绘了李希颜的英俊与才华,为下文提供了背景,突出了他不凡的出身与天赋。
第二句
“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 注释: 李希颜的气焰之高,足以令周围的人们感到敬畏或不满,甚至有人质疑他是否能够占据应有的位置。
- 赏析: 这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他能力的争议和期待,也暗示了权力斗争的可能。
第三句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
- 注释: 李希颜长时间沉迷于书籍和学问之中,以至于用脑脂遮挡眼睛以求休息,他的书房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和修长的竹子。
- 赏析: 这一细节揭示了李希颜对于学术的热爱及其生活的简朴和孤独。
第四句
“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 注释: 李希颜家中收藏丰富,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其中珍贵的金石之作随处可见。
- 赏析: 这不仅显示了他的学识渊博,也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第五句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
- 注释: 李希颜致力于整理古籍,撰写序言和注解,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播。
- 赏析: 这反映了他对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承诺,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些知识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第六句
“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 注释: 描述李希颜赴粤国任职的场景,那里的自然风光优美且具有挑战性。
- 赏析: 这句话不仅展示了李希颜的地理环境适应性,也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即不畏艰难、勇于迎接挑战。
第七句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
- 注释: 指李希颜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引起了人民的欢呼和官员们的尊敬。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李希颜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
第八句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 注释: 李希颜的才智和能力足以让他承担重要职务,不必因为思乡而放弃。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李希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