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南潇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举首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北来迁客古藤州,度湘独吊长沙傅。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横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兰堂置酒罗馐珍,明烛烧膏为延伫。
清歌宛转绕梁尘,博山空蒙散烟雾。雕床斗帐芙蓉褥,上有鸳鸯合欢被。
红颜深夜承燕娱,玉笋清晨奉巾屦。匆匆不尽新知乐,惟有此身为君许。
但说恩情有重来,何期一别岁将暮。午枕孤眠魂梦惊,梦君来别如平生。
与君已别复何别,此别无乃非吉徵。万里海风掀雪浪,魂招不归竟长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来宿约无期爽。君不见二妃追舜号苍梧,恨染湘竹终不枯。
《书义倡传后》是宋朝的钟明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洞庭之南潇湘浦上一位佳人的风采。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洞庭之南潇湘浦: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潇湘则是指潇水和湘水,两江汇流处。潇湘地区因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诗中的“潇湘浦”即指此地理位置。
- 佳人娟娟隔秋渚:佳人指的是美貌的女子,这里特指一位美丽非凡的女子。秋天的湖面上,女子的倩影显得格外动人,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忍不住想要走近去欣赏。
- 门前冠盖但如云:冠盖是指古代士人的头巾帽子和车盖。这里的“但如云”形容门前车马众多,热闹非凡。这可能意味着女子地位高贵,或者她的生活非常富足。
- 玉貌当年谁为主:玉貌指的是女子如玉般清秀的面容,当年谁为主则是一种反问,表达出诗人对于这位女子命运的感慨,可能暗示女子年轻时备受瞩目,如今却无人知晓她的下落。
- 风流学士淮海英:风流学士指的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学者。淮海英则是以淮海为背景,暗指这位学士曾在此地求学或有所成就。
- 解作多情断肠句:多情指的是深情厚意,断肠句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诗句感人至深,足以让人肝肠寸断。这里的“解作”可能是指这位学士善于用词,能够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
- 流传往往过湖岭:流传往往指诗歌作品广泛传播,经过多次传唱。湖岭可能是指某座山岭或河流,这些地方成为了诗歌传播的见证。
- 未见谁知心已赴: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无奈的情感。诗人没有见到这位女子,但他的心已经被她所牵动,仿佛她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
- 举首却在天一方:举首意为抬头仰望,天一方则是一种遥远的感觉。这两句可能是在说诗人虽然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装着那位女子,她就像在天边一样遥远而美好。
- 直北中原数千里:直北表示北方,中原是指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的向往,以及对于中原文化的重视。
- 自怜容华能几时:自怜意为自我怜悯,容华则是指容颜之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容貌易逝的感叹。
- 相见河清不可俟:相见表示希望见面,河清则是一种比喻,表示时间宝贵,不容拖延。这两句可能是在说诗人急切地希望能够见到那位女子,但又担心时间不等人。
《书义倡传后》是一首充满情感、描绘人物形象和抒发诗人情怀的佳作。通过对诗中关键词汇的注释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感受到宋代文学的魅力和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