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奇石耸云端,下浸龙泓一掬寒。
静听潺湲眠未得,不妨乘月依阑干。
【注释】
- 大涤洞天:即江西庐山的大涤洞,又名“白鹿洞”,是东晋时期道教名士谢灵运的别墅。
- 天然奇石耸云端:指庐山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高耸入云。
- 龙泓一掬寒:指庐山下的龙潭水清澈见底。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声音,形容水声细长。
- 眠未得:指作者未能入睡。
- 乘月依阑干:乘着月光坐在栏杆旁。阑干,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游庐山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二句写庐山的景色奇伟秀丽,第三、四句抒写作者游山时的愉快心情。
首联“天然奇石耸云端”一句点明了诗人所要赞美的庐山胜景是“天然”的,是“奇石”,而且是“耸入云端”的。这一句中,“耸”字和“云”字都很重要。一个“耸”字突出了庐山山峰之高,而一个“云”字又使读者联想到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在这句诗中,“天然”、“奇石”、“耸入云端”这些词语连用,把庐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传神。这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第二联“静听潺湲眠未得”一句则转入写景。诗人站在高处,静静地聆听山下流水潺潺的声响。这一句中,“潺湲”一词既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特点,又渲染了山中静夜的氛围。而“眠未得”三个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最后一句“不妨乘月依阑干”则是诗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升华。他选择在明亮的月光下,倚靠在栏杆上,尽情欣赏美丽的庐山风光。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向往之心,也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