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忆吟窗占竹坡,风烟触眼奈愁何。
梅兰只作从前瘦,石上苍苔别后多。
【注释】
占竹坡:指王献之在绍兴兰亭的临池坐石。
梅兰:这里代指梅花和兰花。
苍苔: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梅花、兰花、竹子、石头为题,抒发了因思乡而愁绪满怀的心情。诗人用“只”字,将梅花比作“从前瘦”;又用“多”字,将苍苔比作“别后多”,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梅花、兰花、竹子、石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因思乡而愁绪满怀的心情。
正忆吟窗占竹坡,风烟触眼奈愁何。
梅兰只作从前瘦,石上苍苔别后多。
【注释】
占竹坡:指王献之在绍兴兰亭的临池坐石。
梅兰:这里代指梅花和兰花。
苍苔: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梅花、兰花、竹子、石头为题,抒发了因思乡而愁绪满怀的心情。诗人用“只”字,将梅花比作“从前瘦”;又用“多”字,将苍苔比作“别后多”,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梅花、兰花、竹子、石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因思乡而愁绪满怀的心情。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方回之手,是一首咏竹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树头不动天无风,六月还当日正中。 —— 在树顶静止不动,天空也没有吹动的风,说明是在炎热的六月里。这句表达了竹子在烈日下依然保持冷静的态度,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2. 唯有满林新长竹,别生凉意袭帘栊。 —— 只有竹林里新长出的竹子,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仿佛能透过窗户直抵屋内
【注释】 闻说:听说,一说为“见”。大虎头滩:指钱塘江的虎跳石。 世闲:世人。 虚名:虚妄的美名。 海逆流:指潮水逆行,即潮汐涨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观潮的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以虎跳石为题,是因该处江面有巨石突立,状如老虎蹲踞;又因此处江水激涌,浪花飞溅,犹如虎跃。诗人在观潮时,看到这壮观的场面,顿生豪情壮志。而当看到潮水涨落,却与虎跳石无关,于是感慨万分
寓京城和曾左曹韵 其一 日日思君君不知,京尘染尽带来衣。 客心正自伤飘泊,更看湖边花片飞。 注释解析: - 日日思君: 每天思念着远方的爱人,但对方却一无所知,这种相思之苦无人能够理解。 - 京尘染尽带来衣: 京城的尘埃已经沾染了所有的衣裳,象征着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 客心正自伤飘泊: 诗人自己内心也因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到痛苦和孤独,漂泊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 更看湖边花片飞:
观北来倡优 见说中原极可哀,更无飞鸟下蒿莱。 吾侬尚笑倡优拙,欲唤新翻歌舞来。 注释:听说中原一带极其可悲,没有鸟儿会飞到蒿草里去。我仍然嘲笑那些表演者笨拙,想请他们再来一遍新歌新舞。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以咏叹边陲的荒凉和百姓的痛苦为主旨。首联写中原人民生活极为艰苦,连飞鸟也不愿意到那里去;颔联用反诘的语气,对那些自诩能歌善舞、卖弄才艺的倡优表示蔑视和嘲讽;颈联则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注释】 ①第:排行;后日者:即“后来人”。自谓奇中索(索取)诗:自以为是,向别人索取诗歌。 ②儿时意气:小时候的豪迈气概。谩:空、徒然。骑鲸:比喻志大才高。几向栏干袖手凭:几次在栏杆上闲看,手不握兵器,无所作为的样子。 ③逢君成一笑:指与友人相见而开怀大笑。 ④却惭窗下读书灯:惭愧的是,在这灯光下读书的人。 【赏析】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读书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首联“南来未省有良图”一句,写自己南渡后并未看到国家的好形势。诗人用“未省”表示自己还没有发现国家形势的好转。“良图”,指好的计策,好的计划。“省”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察觉”、“知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第二句“可更清谈傲五胡”,意为:现在应该更清谈以傲视北方少数民族。这里用“清谈”“傲”
【注释】 车马声中又日斜:车马之声,指京城的喧嚣;又,表转折,再次的意思;日斜,夕阳西下;可堪,可恨,可惜。芳草思天涯:芳草,即萋萋的野草;天涯,极远的地方。忆别:思念离别;山中桂:在山里种植的桂花,比喻故乡的桂花;今见:现在看到。长安栀子花:长安(古都城名),今西安市;栀子花,即白色的茉莉花。 【赏析】 《寓京和曾左曹韵》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京城的车马声中
【注释】 湖心:湖的中心,指洞庭湖。 渺渺(miǎo miǎo):水天相接、辽阔无边的样子。 平湖:指湖水平静无波。四接天:四周与天空相连。 孤舟:孤独的小船。 系:系着或拴在。曾系:曾经系着。夜来船:夜里经过的船只。 持鞭(chí biān):手持马鞭。又:又一次。 风尘:指战争、战乱。逐:追随。 秋篷(qiū péng):《庄子·逍遥游》中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的典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了解诗的背景。然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宿石潭寺寄黄炳”:昨夜我们在湖心停船过夜,天边星月交辉,露水沾湿了衣襟,我们宿在寒烟之中。 “朝来极目无洲渚”,早晨起来放眼远眺,只见一望无边的湖水。 “知采蘋花何处边”,知道在哪个地方采得这些水草呢? 【答案】 译文: 昨天晚上我们泊在湖中,天上的星星映在水面上
【注释】 畏景:怕见。焚:如火烤。客路:客舍之路。身:指诗人自己。别时月:分别时刻的月亮。低傍:低下来,靠近。茅檐:草屋檐。巧趁人:巧妙地利用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在旅途中,夜宿山店。因思家乡而作此诗。首句写诗人对日暮的畏惧;次句写诗人在山野寂寞地吟咏;三句写别时月光的多情,它陪伴诗人直到天明;后两句写月光巧妙利用人,为诗人送行。此诗用语平淡朴素,不事雕琢,却能表现出深沉的感情
诗句原文: 世上危机富贵身,由来著意鬼神嗔。 到头钟鼎谁消得,正要山中拾橡人。 注释: - 在世间中,人们总是被名利所困扰,这种危机往往源于人们内心的贪婪和欲望。 -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鬼神产生怨恨,这是因为鬼神的存在让人们感到恐惧和不安。 - 最终,那些能够享受财富地位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难以摆脱这种困境。 -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下,那些选择隐居山林
注释译文赏析: 春恨 马上东风吹酒醒,空将春恨到江亭。 飞香寂寞无寻处,烟映晚山深浅青。 注释解释: 春恨:春天的怨恨。这里指春天的愁思。 马上:骑马之时。 东风吹酒醒:春风拂面,使人感到舒适,也让人清醒。 空将春恨到江亭:只把心中的春恨带到江边的亭子里。 飞香寂寞无寻处:飘散在空中的花香,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找不到它的痕迹。 烟映晚山深浅青:夕阳下的山脉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显得朦胧不清。 赏析:
【注释】 二水:指长江和汉水。闻角:听到号角声。 少日乡闾(lǘ):少时,幼年时期。乡里,同乡邻里。不解愁:不感到忧愁。 闲听画角起谯楼:闲暇无事时听到画角声从城楼上传来。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世的乐器。谯楼,瞭望敌情或更夫值宿的高楼,在城门外,故称。 西风依旧阑干月:西风,秋天的主调。阑干,栏杆。月,指月亮。 潇湘万里秋:潇湘,泛指湖南一带,这里借代作者所处之地的湘江、洞庭湖一带。万里
注释: 野人:乡下人、农夫。自说老为农:自称自己一生务农,没有做过其他职业。戎装:指军装,此处指军队的服装。纸画中:在纸上绘制的形象。近日:最近。浑见惯:完全熟悉了。儿童嬉戏学刀弓:孩子们在玩耍时也学习使用刀和弓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写了乡村孩子在战争期间的生活状态。首句“野人自说老为农”,通过“野人”这个身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